【摘要】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碎片化阅读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在节省时间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国民的阅读普及率。然而新兴事物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一些隐患。碎片化阅读彰显着时代的浮躁,彰显着人性思维的惰性。长此以往,必定不利于文化建设。然而,碎片化阅读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作为一线教育者,应当在课堂中,将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经典导读的方式,引领学生重拾经典。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经典重拾;深层阅读
套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名言来描述当下的阅读环境,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社会媒体日益发达、电子设备日益流行的今天,阅读早已走下了阳春白雪的神坛,成为了街头巷尾的柴米油盐。阅读不再着眼于那些看上去长篇累牍的巨著,不再着眼于那些意蕴隽永的诗词歌赋,他可以只是一个充满噱头的标题,也可以只是手机上一条的模棱两可的推送……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原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阅读形式已然被异化成了一碗碗油腻的心灵鸡汤来“滋补”人心,甚至于异化成一个个断章取义以哗众取宠的标题党来蛊惑人心。人们习惯于将那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了然于目,却忽视了将真正值得咀嚼的文字与思想了然于心。
史学博士廖峰早已一针见血的指出: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诚然,碎片化阅读快速、及时以及充分适应快节奏生活的优点是传统阅读形式所无法具备的,但碎片化阅读带来的碎片化思考模式却会暴露时代文化生活的破碎残缺,折射出个体精神碎片化的困境,进而造成文化审美、社会心理结构的破碎。
如何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让人们静下心来重拾经典、深度思考,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无可推卸的责任,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语文课程具备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特征。而其中人文性的特征旨在能在日常课堂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由阅读带来的知识积累看,碎片式阅读带来的仅是单纯的信息量累加,只有完整、深入地阅读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来的思想著作,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命体验。因此,在碎片化阅读的历史潮流中让学生重拾经典,刻不容缓。
一、以碎片诗意触动心怀,让经典诗词走入人心
碎片化阅读之所以大行其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碎片文本篇幅的短小及语言上的浅显易懂、风趣幽默。学生无需进行孤独、费时的思考,便能将其转化为同学间的课余谈资。与高中语文课堂中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相比,微博、微信上的碎片化文字的确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满足学生的思维惰性。
与此同时,传统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经典文学品读,总带给学生一些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譬如苏教版必修四中的“笔落惊风雨”专题,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绝美的充满诗意的水墨画,然而学生在没能领会那份意境时便已经望而却步。既然潮流不能在短期内逆反,那么既来之,则安之。诚如学者费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我们的教学习惯在应试的指挥棒下去探究诗词文字背后理性的艺术技巧,却忽略了其最本质的音律美、意境美和人文美。类似于数学公式的答题技巧冲淡了学生对文字本身美的体悟。其实经典文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只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渐渐的对其敬而远之。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中将经典文学请下神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带领学生品读经典碎片,以碎片触动学生心怀,触发有所共鸣的阅读体验,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去研读整一本著作、整一套诗词。
笔者曾任教于一个理科班,在数理化横行的氛围中,语文的地位微乎其微。理科的男生们连精短的现代文都懒得阅读,更遑论他们口中的“有代沟”的古代文学了。为提起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笔者曾在一次阅览课的教学中设置了一个预习活动环节,让学生们在上课前准备一些唯美的情诗诗句,结合诗歌背景和自身阅读体悟将最打动自己的那句诗句推介给大家。碎片化的诗句让学生抛开了对原诗或许冗长晦涩的忌惮,而唯美缱绻的情诗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这一堂课,不谈技巧,只谈情。原本沉默、不屑于在课堂上表达的高中生们开始乐于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碎片化的诗意触动了心怀,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自主地去了解了诗词背后的故事,许是诗人的不幸遭遇,许是诗句中引用的典故。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远胜于之前教学中单方面的掉书袋。当学生有了兴趣,当学生对一些诗意的碎片有了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他们将会抛弃之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自主地投入到完整、深层次的文本阅读中。
二、以个体人物吸引学生,让经典文学平易近人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读诗使人灵秀。其实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已然有了许多的教学方式来提起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大多数诗歌都是短小精炼的,符合大众碎片化阅读的精力投入标准。加之近年来中国风歌曲的盛行,歌词中渗透着的浓浓的中国诗词古风着实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不少便利。再者如前文所述,用碎片化的方式来破除读者之前的偏见,自然会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阅读。与诗歌教学相比较,更严峻的反倒是那些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如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林黛玉进贾府》。
笔者在课前做过一个简单调查,在一个有45位学生的班级中,完整阅读过《红楼梦》著作的同学只有6%,曾经翻阅过《红楼梦》的同学只占11%。而完整阅读过这本著作的学生也表示:看过一遍仍然是云里雾里,人物纷繁错杂让人头疼,亦或是人物性格奇怪,不喜欢。一部在历史长河中经受考验的著作却在原本算是精神文明得到高度发展的今天得到了冷待。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笔者曾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吗?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班级里,没有一位同学喜欢并且理解林黛玉。在他们的理解范围里,林黛玉整日哭哭啼啼,是个不可理喻的女子。对于习惯情节曲折、刺激的高中生而言,主角不讨喜,又怎么有动力把整部厚厚的名著咽下去呢?于是,我尝试着在课堂中为林黛玉“开脱”。
既然碎片化的阅读模式让学生难以对长篇文学著作产生阅读兴趣,那么我便先从直观的影视作品入手。我利用阅览课的时间播放了老版和新版的《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剪辑,然后在上课时让同学评论哪一个林妹妹更贴合自己心中的林妹妹。当然,交流要有真凭实据,而这凭据当然来源于文本。在同学们各抒己见的氛围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林黛玉基本的性格特点。如果课堂只是进行到这里,那么学生也许根本没有兴趣在课后去阅读更多的《红楼梦》内容。因为这堂课自始至终,学生们都是站在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角度去看待主角的自说自话。如果没有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很难认同这个人物。于是我在之前课堂的基础上又挖深了一个问题:林黛玉的愁是不是“多”愁?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林黛玉这个形象不浮于书本表面,而是真正深入学生内心。学生很快就从书本上找到了很多佐证来证明林黛玉多愁善感性格特点形成的无可奈何。有从社会环境分析的,更有从贾府人物环境分析的。从各种细节描写中,我和学生一起感受到了贾母对林黛玉的客套,王夫人对待林黛玉的轻慢以及贾赦对待林黛玉的疏远等,我们发自内心的体会到了林黛玉那份谨小慎微、多愁善感背后的无可奈何。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中这样的女子又哪只一个。我趁势在课后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深入文本,展开合理的推断,来认识一个和以往也许不同的王熙凤。有了课堂上的铺垫,学生普遍不再排斥这样的长篇巨著,而我也在作业批改中,看到了很多用心用情的文字。
早有媒体指出: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既如此,在这个不能完全摆脱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不妨将碎片化阅读作为一条经典阅读导读的途径,引领学生重新与经典文学相遇。以碎片诗意触动心怀,让经典诗词走入人心;以个体人物吸引学生,让经典文学平易近人。在碎片化阅读的导读作用下中,让学生逐渐摆脱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思维惰性,独立思考,深入研究,重拾经典。
作者简介:杨欣,女,1988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汉族,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