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锋
数学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生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能积极地掌握数学知识,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数学老师也应该尝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从课堂练习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来探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练习。
一、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原则
(1)生活化原则。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2)科学性原则。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而练习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提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
(3)层次性原则。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特点,在练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做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可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中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4)针对性原则。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现在练习题的来源途径非常广泛,书后有,辅导资料上有,远程教育资源上有,还可以自行设计。面对纷繁多样的题海,该如何去“捞金”呢?再加上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时间最多也不过十来分钟,哪儿能处理那么多的习题呢?我们认为,只有一条原则,那就是精选,针对本节课的关键点优化设计,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5)多样性原则。课堂练习的设计追求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扎实、学得有趣、学得灵活。把学生抄题、做题的纯粹机械动手练习变为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练习。题型可以有口算练习、笔算练习、应用练习、选择练习、判断练习、综合练习、操作练习、竞赛练习、游戏练习等,让学生既要动手,又要动口,还要动脑。而且在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集体练习,还可以有独立练习,当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练习。
(6)趣味性原则。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因此,设计练习时应适当编选一些带有浓郁趣味的习题,这样可以寓练于乐,练中生趣,既能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又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1)设计课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小学生活泼好动,因而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把机械练习变为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练习。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游戏、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但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且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所学知识。比如,教师在教乘法口诀时引入对口令方式,可把45句乘法口诀每句只写出前一半,做成标签,让全班学生两人一组,每人抽一签,一个说,另一个人答。游戏练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指导课堂练习必须当堂反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希望获得好成绩的信心最足,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及时订正、反馈、评价学生作业,做到“堂堂清”。当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集体订正,然后,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给予全堂讲评,并让学生更正。这样,缩短了错误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停留时间,有效地把错误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个别问题,教师要个别辅导,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并帮助其纠正提高。
(3)优化课堂练习必须系统科学。教师要讲究科学的练习策略,有效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练习效果。其一,对于新知识要及时练。学生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点之后,教者要针对知识点的本质特征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练,这样的练习题针对性一定要强。其二,对于易混淆的知识要对比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练习方法来认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其三,对于关联知识要结合练。教师要把新旧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巧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练习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现实问题的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