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晨然 蔡普民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责任。思政课教学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充分其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门思政课教学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提升教师素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真正取得满意的效果,很大方面取决于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与形象。作为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体的思政课教师,首先自身要注重学经典、用经典、信经典,要吃透理论,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与实践要求,推出接地气、有效果、有分量、价值大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的科学化;其次要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对学生、学校、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最后要注重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积极发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示范作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以自身优良的治学态度、道德品质和言行举止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发挥作为教育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成长背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问题上呈现出新的特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高校思政课要创新教学方式。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热点、现实问题联系密切,思政课教师要善于结合当前社会实际,通过多种方法比如精品影视播放、辩论赛、小组讨论、专题研讨、现场考察、案例分析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去,亲身感受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和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守法诚信的重要性,在参与过程中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主动地去学习和接受这一理论,如此才能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另一方面,教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宽容的心态与大学生对等地探讨问题,开展心灵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性,循循善诱,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贴切、亲和,师生双方在平和的讨论对话中增进共识,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授课内容情景化、信息化,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靠QQ、微信、微博等新载体扩大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通过教育教学的形象化、情感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化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进而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深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三、注重社會实践教育,推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在实践,只有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层面的认同转化为实践行为的认同,才能实现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和目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高校思政课应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大学生到城市、农村、厂矿企业参观,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组织大学开展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调查资料、撰写社会调查心得体会等,让大学生在亲身所见所闻中加深对国情民意的了解,认清社会主流,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向发展。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努力拼搏,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完善思政课教学水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
[2]刘博智.把核心价值观内容和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5(3).
[3]李振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5]程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实证分析及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2(71).
[6]陈静,周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