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 要:初中化学不仅是一门基本学科,也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包含了自然、生物、物理、语文、数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是给学生灌输德育知识的主要平台。所以,增强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探究和实践工作,有助于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素养与崇高的情怀,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教育;爱国情怀;环保意识
“教之道,德为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是学校利用各学科教学给学生完成政治、思想、道德与内心品质的教育,此项教育活动不但有利于教学变革,也有利于教学品质与教学效率的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平台,所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效果,渗入德育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成分。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授科学文化理论,提升其知识水平,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水平。
一、通过初中化学课堂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化学课的知识很丰富,然而其不像思想品德那般直接,它需借助“化学”的方式来传递爱国情怀。比如,在上化学课讲到我国的一些匮乏能源时,可把我国发布相关统计信息的原因告知学生,综合课本理论,变成习题,使学生完成化学分析、练习,能够对能源危机有大致认识。在说到水的构成、水的净化等相关内容时,可说明水在我国较为缺乏,我国属于中度缺水国,另外,各地区的水分布差异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污染状况,进而培育学生节约用水的观念与保护水资源的爱国情怀。
在学习H2、CO、CH4的化学属性时,综合化学和能源的关系,尤其是“绿色能源”,探究H2用作氢能源的三个优势:原料来源很广、热值高、生成物是水、不会污染。而CO用作能源会给空气造成污染,CH4用作能源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农作物化肥的处理都有着重大意义。关于我国能源缺乏的状况,对学生进行潜在的节约资源、开发使用新能源等国情教育。综合教学、讲解空气的认知史,分子原子的认知史,元素的认知史与物质守恒定律的认知史,使学生明白探究事物需要像科学家一样,具备爱国情怀,不断钻研务实做出贡献。
二、通过初中化学课堂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例如引发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利用日常教学,将形成这类环境问题的“来源”讲解给学生,使其明白通过自身的努力,利用学习微量元素,了解铅、汞、镉是有害的元素,再利用介绍惊动世界的“水俣病”,使他们认识到回收废旧电池等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面临着两个主要的环境问题:一是生态失去平衡;二是由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而引发洪水、大气污染、江河污染、地表升温等,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上化学课时老师可以综合课程计划中的一些环保知识。例如,盲目地应用与不合理实施化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状况,我国目前是化肥使用量最大的一个国家。此举导致大量的水体富营养化,未被利用的成分经过吸入与侵入等方法流到空气中,使环境遭到污染。推行合理的耕作体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有机肥的比重等,都属于降低农业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而过度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释放的有害气体,造成了酸雨,会给金属材料与大理石雕塑等建筑物带来严重的腐蚀,需加强有关方面的保护。
三、通过初中化学课堂培育学生的科学观与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关键的、实效性与创造性的学科。怎样让学生学以致用是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需特别注意的细节。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因为很多学生不假思索,产生了盲从的错误学习方式。比如:氢气的燃烧实验中,许多学生实验后都写道“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事实上实验中学生观看到的不是这样。当提问学生:“你们真的看到的是淡蓝色火焰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为何要如此写呢?回答说书上这么写的。为了教育学生,老师可以告知学生必须尊重科学事实,如实地将自己观看的现象记录好,之后再进一步解释课本中所说的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缘由。
人生观、价值观是保证学生成才的重要内容。例如,课堂中老师可以谈谈诺贝尔制造硝化甘油的故事,其在改造工艺时,出现了许多爆炸情况,弟弟也于爆炸中丧生,其父亲遭受重伤,但是诺贝尔在失败后依然勇敢坚持。更加冷静地分析、探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将生死置于度外,最终找到了用冷水管去热提炼硝化甘油的方式。为测试一类有硝化甘油的爆炸效果,又安全的炸药,诺贝尔可谓遭遇多次失败,最终成功发明了胶质炸药。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坚强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综上所述,中学化学教育中渗入德育因子,展现了中学化学的实质特点,也是化学教育自身的客观需求。所以在化学教育中,依照学科的特征,增强德育的渗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德与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谭明.高中化学渗透创新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
[2]洪燕君.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周刊:2012(0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