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霞
传统的英语教学比较注重死记硬背和默写,还有就是语法的讲解。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沿用的是私塾模式,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实践证明,如此教学不能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知识交流,无法生成运用能力。英语新课标要求我们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模式,下面,我就联系课堂教学经验如何的交流点亮初中英语生本课堂心得。
一、指导听读技巧
听和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英语作为外来语,学生周边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所以平时听读得比较少,这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厌学英语,或死记硬背造成聋哑英语,根本不具有实际交流技能。为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以生为本量身打造听读训练教学方法,在积累词汇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譬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泛读,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诵读方法。待学生熟读以后,我们还可以给出类似的短文,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深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设置互动情境
知识有自身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经过体验才能真正迁移知识生成能力。具体到英语来说,如果我们只是做到听读还不足以让学生生成运用能力。为了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我们还要设置互动情境,讓学生经过互动、交流,懂得如何将英语知识运用到交流中来。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为了让学生广泛交流,获取英语知识交流能力,笔者先通过形象的多媒体给大家展示郊游视频,激活学生参与交流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视频情境进行相互问答。这样开放性的话题,比较契合孩子们的认知需求,能吸引他们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展开想象,自主设置深入性的英语对话和练习,通过实践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此外,为了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英语辩论等竞赛性活动,抓住学生的好胜心来激励他们拓展知识生成。
本文是我结合这些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生本课堂的两点心得体会。总的来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英语教学一定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灵活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与互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知识学习,最终提升课堂效率,达成教学目标。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