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经纬
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说明一些情况,做了铺垫,埋了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保守秘密,结尾时峰回路转,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使读者在惊愕之余,不得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的构思巧妙,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少短篇小说大师在作品中都采用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
以苏教版必修二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琼珊病得危在旦夕,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常春藤叶上,而叶子很快就要落完,琼珊的生命自然就要终结,但偏偏有一片不落的叶子让她重新树立了生的信念。故事结尾又起一波,这片叶子是贝尔曼所画,是用生命画的,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琼珊的康复令人欣慰,而我们又被这位老画家的精神感动得落泪。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的“意料之外”的特点。
那么,这意料之外会不会非常突兀,不合逻辑,令读者难以相信,难以接受呢?不会的。作家在作品中早就埋伏好蛛丝马迹,细细揣摩这些蛛丝马迹,读者就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情节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比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在前文就有这些交代:
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最后贝尔曼果然画了最伟大的作品。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这是假的叶子呀。
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随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风雨侵袭,天气恶劣,为下文贝尔曼感染肺炎去世埋下了伏笔。
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暗示贝尔曼冒雨去画最后一片叶子。
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这是贝尔曼作画的痕迹。
综合以上情节,小说结尾揭示树叶是贝尔曼所画,以及老画家的死,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埋好伏笔是“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文理通顺,情节的发展才合理,结尾才会让我们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使文章具有独特魅力。
“欧·亨利式结尾”要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埋好伏笔,还要巧用“蓄势”。具体做法是:在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不使它一触即发,草草结束,而是延迟它的总爆发,借以渲染蓄势,在写作中制造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处处暗示读者必然要产生的某种结局。但到结尾时,却突然来个“反弹琵琶”,与读者的期待相反,达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如《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梗概:一无所有、露宿街头的流浪汉苏比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严冬,千方百计地犯法,以达到他的企图:去布莱克维尔监狱度过寒冷的冬天。他六次犯事,为非作歹,可是都没有如愿,正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莫名其妙地逮捕了,最终实现了他去监狱过冬的梦想。
在这篇小说的情节中,苏比多次以身试法,比如吃饭不给钱,调戏妇女,扰乱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罪行,读者都期待他被抓起来,但是作者在情节安排上就是引而不发,这其实就是在蓄势,与结尾苏比心生善念,想要重新做人却无辜被抓,形成鲜明反差。
由此可见,巧用蓄势,在”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中,有着显著的艺术效果。让读者有各种猜想,甚至对下文的情节有强烈的期望,但是到文章最后,真正的结局抖出来,令人惊讶,这种“势”积蓄得巧,积蓄得好。
文坛上不少作家都青睐“欧·亨利式结尾”,
美国作家斯考特·奥洛斯基的作品《朋友》就是这样的:47岁的亚当是个穷困潦倒的孤独的人,过去的25年,他每天晚上坐在公园的长凳上,但是没有人和他说话。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雷的年轻人主动来和他说话、聊天,令亚当感到了温暖。可是结尾,警察告诉他,雷是个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疯子。
小说结尾处有人告诉亚当,雷是个精神病患者,这出乎人的意料。但是在过去的25年里都没有人和亚当说过话,坐在椅子上像一堆“破布”的亚当被人们忽略,所以不可能有正常人和亚当说话,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让对未来燃起希望之火的亚当再度跌入冰冷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冷漠。
“欧·亨利式结尾”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构思精巧,使人物形象更生动丰满,同时更好地突出、深化了主题。这样的作品,使读者在读完小说时,都能做出三种表情:先是瞪大眼睛,对小说结局充满惊讶;接着是两个嘴角上翘,会心一笑;最后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