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格 孙雅莉
【摘要】如今,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素质毕业生的需要,我们必须开展创新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公共英语 教学创新 课堂教学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惯用“课堂讲解+课外练习”的老套路,当然高职高专也不例外。在课堂上,主讲教师按预设的教学设计,将教材出现的语言点逐个列出,并力求讲精讲透,而把学生当作接纳知识的容器,由此学生就置于被动填鸭状态。这种教育思想忽视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发挥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直接导致目前的教学现状,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英语教学应该构建新模式,探索新途径,所以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创新。那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更新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教”,忽略了“学”,事实上教学相长,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教学效果也取决于学生的接受与否。在评价教师的一堂公共英语课时,不要只看学生接受了多少语言点,更重要的是看教师有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学过程其实就好像挖掘宝藏,力争将潜藏于学生心底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挖掘出来,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纵观以前的英语课堂,在讲解语法部分,大部分教师会设计许多语法习题,不厌其烦地讲解,总是担心学生不理解,这样学生也只是机械呆板地完成本堂课的知识点,完全失去了探索尝试创新的意义,也就没有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激活学生无限的潜能。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自我发现语法规律,然后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因此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就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比如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亲切、温暖。教师几句鼓励的语言,表扬的话语,就会立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当教师表情冷漠,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学生会感到压抑、紧张,影响知识的接受。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鼓励学生表达与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力求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在讲授描述一个人的头发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可以分成八大组,教师是发话人(she has beautiful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请第一个同学传给后面同学,直至把话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受话人),受话人接到请求后,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们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四、设疑布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创新有路可循
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创新思维。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应具有明确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充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坡度、难度。心理学实验证明:问题,尤其是精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瞬间集中注意力。因此,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以教材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从文章巧妙的艺术构思中提炼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创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探索求知欲,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如此积极的学习容易使学生尝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而学习的进步是进一步积极学习的有力的强化物。
如:学完Bill Gates一课时,老师可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1)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ill Gates??
2) Do you want to be a person like Bill Gates? Why or Why not? (同时播放本课题的英文歌曲。)
本课教学活动设计源于课文,但又高于课文。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同时本节课还坚持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一个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智慧、有价值的人。使整个教学过程最后得到升华,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整课。
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把学生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敏捷、灵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真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参考文献:
[1]余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N].学生双语报·教师版,2007(29).
[2]丁忠如.效果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4).
[3]安彩凰.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J].北京教育,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