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琴
从本质上说,阅读过程是读者将作者的“言”转化为“意”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提取、概括、抽象的思维过程。而阅读思维能使阅读由现象进入本质,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抓住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现其阅读思维过程,并探究学生的思维现状,及时发现他们在阅读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准确“诊断”发生“障碍”的原因,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排除“障碍”,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拓展视野,链接经验
在《亡人逸事》的教学中,为了探明学生初读这篇散文的思维状态,笔者布置了课前预习题: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是你所欣赏的,也可以提出你的疑惑。学生对文中一处细节描写——“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提出了疑问:既然本文是表达作者对妻子的爱,为什么不详细写出自己当时看到妻子手指后的痛心呢?
学生不了解孙犁的生活遭际,尤其是孙犁和妻子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于是就导致学生的已有经验未能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独特经验链接,因此难以体会作者高度个人化的言说方式。
这属于阅读思维中的知识性障碍。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了两个材料:①孙犁的年谱。重点突出孙犁深受疾病和政治压力的双重折磨,在妻子的鼓励下才得以活下来的人生遭遇。②《耕堂书衣文录》里有孙犁回忆和悼念妻子的文字。这些文字催人泪下,诉说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愧疚和刻骨思念。经过补充材料与课文的互文解读,引导学生感受 “作者的独特经验”所传达出来的细腻情感:“无味才是至味,无痛方为至痛”,平淡、节制的语言正是历经伤痛彻骨后回归的质朴。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要不要加上作者的心情描写,他们一致认为原文更合适。
二、以旧引新,把握特质
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必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并不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而当学生不能主动把学习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联系的时候,教师就应加以引导。
比如,品读《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这句话的情感内涵时,学生仅仅读出“喜爱”,却不能体悟这句话寄托了作者超越喜爱之外的崇敬之情。这属于能力性阅读障碍,产生障碍的原因是还没有意识到用“血红”来修饰“落日”的特殊性。落日只是自然景观,一般用大红或鲜红等单纯表示颜色的词语就可以描绘出它的特点,而“血红”却带有生命的特征。由于“血红”这个词语非常简练,其独特性容易被学生忽略,在阅读中未能有效地与已有知识碰撞,因此也就不会理解文本中如此的词语搭配是“这一位”作者在独特情景中所生发的极具个人化的情感。
排除这一阅读障碍,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与学生已知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知经验相矛盾的内容。“以旧引新”,让学生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矛盾的兴趣,把握新知的特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同义词“大红”让他们比较,启发思考:①“血红”能换成“大红”吗?为什么?②血是从哪里流淌出来的,象征着什么?经过这两个词的对比揣摩,学生领悟到高建群“这样写,不那样写”的原因是由他赋予描写对象的情感决定的:“血红”写出了落日的生命活力与英雄般的崇高。
三、由表及里,挖掘深意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是作为统一的有机结构体现“我”的个性情思。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理解的肤浅或错误,产生 “隐形”阅读思维障碍。
在《听听那冷雨》的教学中,学生对“冷”的理解停留在“天气冷”。表明他们只是注意到文本浅层含义,缺乏综合概括。于是笔者加以启发:作者在听雨时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大陆,“冷”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游子的孤独、思乡之情。但是没有学生能够解读到“文化乡愁”,这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还是停留在表层的概括上,没有把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结合起来,抓住直达作品内心的细节。于是笔者进一步引导:文章为何大量引用中国古典诗词、典籍?本文长短句的组合变化有何特点?
经过学生讨论,解读到了“冷”字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乡愁”和对传统文化的消失之痛。
从学生展现的阅读思维过程可知,他们产生阅读思维障碍的原因是缺乏整体意识、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对一类对象进行总体上的联系,并加以抽象分析,找出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共同点。
通过两次启发诱导,学生由表及里、层层剖析作者眼中的“雨”,挖掘出作者经历漫长漂泊后的生命体验。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重要的已不是学生懂得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结论的方法和门径,逐步从“学会”走向“会学”。让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充分地思考,不断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自我调节系统,有效提升其阅读能力,使他们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