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浅谈民主课堂之“道”

2016-05-30 14:43冯晓瑜刘亮
亚太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个人

冯晓瑜 刘亮

摘 要:对于教师来说,不断去探索如何将自己的课堂高效化,是不懈的追求。本文主要以民主课堂为中心,讨论了我对民主课堂认识,以及对民主课堂思考,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展民主课堂。

关键词:个人;教学经历;民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4-0273-01

一、前言

在凡事初谙的时刻,再来静默这个题目,思绪纷扬,却顿时哑口。这个题目既亲切又熟悉,要站在一名老师的立场上,用教育思想来粗浅地解释它,并不是一件难事。时隔三载,再次解读这个理念,心理却有一种难言的感受。三年时光,着实增加了这四个字的分量。

二、民主课堂之我见

把这个命题分而化之,“民主”带有政治色彩,它的反义词是“专制”。“专制”是束缚人的思想,让人失去自由的一种管理方式,因此“专制课堂”是唯教师中心的,以教师意志控制课堂,用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因此学生的所学受制于强制思维,缺少了启发诱导与自主探寻。与之相反,民主课堂,更注重“民”,即学生,讲求学生主体,由学生的学法来确定老师的教法,以学生的主动思考带领整个课堂更加实效,同时尽可能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优生有优生“吃不够”的食粮,后进生也有他们可得到的基本口粮。这是两年前,关于“民主课堂”的粗线认识。

三、民主课堂之深思

所谓“深”,不是程度深浅之意,凭自己浅薄的见识和贫乏的见闻,还不能达到“深入”的理解。但是,我有认真地想过,在下班走出校门的刹那,在课堂凝结的瞬间。因此“深思”谓之“认真地思考”。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立场——教师,从这个视野望出去,“民主课堂”只是承载着高大教育理论的一个实际提法,从此引申,我们会从古今中外的诸多教育思想中找到其立足点。但不要在这个思路中待得太久,否则我们会陷入理论化的漩涡中,我们会打着各种教育理论的旗号,做着我们认为对的事情,而忽略学生,忽略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教学中,我们需要坚定一个立场——人,我们正在对话的,其实就是在思维上很简单的人,在情感上很单纯的人,因为他们现在的无知,才有我们教育的价值。所谓民主课堂的基础,应该是一颗赤子之心,忘掉刻意为之的教技、教法、教案,把我们的大脑、眼睛等等多种感官和触觉,单纯地聚焦到学生的反馈上,当我们真正知道他们所需,并根据需要来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琢磨我们的表达方式,那必定是最高明的教法。课堂上乘热打铁,引导学生抓几个方程式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孩子们的所得必将有所突破。也许这样的课堂从流程上并不流畅,细节上并不精致,但学生得到的一定最真实。

四、民主课堂之“道”

钢铁出于火的考验,好的课堂也来源于信念和实践的锤炼。问其迷津,可有三“道”。

(一)火热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感叹流沙河独到的诗人眼光,将理想对我们人生的重要作用说得这样明白透彻。可细细品读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倘若我们只是把理想当成一种精神信仰,束之于高阁,天天顶礼膜拜,这还有什么意义?其实,不论多么火热的理想,我们应该把它放在身边,让它像空气一样随着我们的呼吸深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流入身体的每一寸骨髓,最后,自然而然地用行为诠释出来。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上好我们的每一节课,站好我们的每一班岗,真诚地关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公平公正地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做好这些最平实的事情,这就是理想信念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阔之以大海,惠之以小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而教师,这个在学生心中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我们必须将自己阔之以大海,方能惠及到每一条流向不同生活方向的小溪上。要让学生识字学文,我们必将自己充实成“活字典”,将正确的读音和语法规则潜移默化给他们;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成为他们行为效仿的标杆,让他们明白是非,晓谕情理;要让学生开阔眼界,我们必须有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用我们的指引带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体会,活出自己的想法……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唯有如此,才不能辜负那一生中仅有一次的成长;唯有如此,才担当得起家长们殷切的期盼和真诚地寄托;唯有如此,教师的生命才能无限的延传下去,教师的价值才能在看似平淡杂乱的工作中熠熠生辉。以大海之阔养万物之生,以大海之德养万物之善,以大海之魂养万物之灵,这就是教师。

(三)仁心慈悲,爱心智慧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是教师的天性,从一个个黄金般的青春年华到桑榆晚霞,有多少不知疲倦的园丁守望心灵的田园,在三尺讲台写就无悔人生。教师的仁心是慈悲的,孩子的不幸就是自己的不幸,我们没有办法冷眼视之,我们会将他们抱在自己怀里,用自己的双手擦去他们的泪水,用自己的温暖抚慰那颤抖的身体,不为一声声赞美,不为利禄功名,只为不忍心看到孩子不幸的眼光。教师的爱心是智慧的,为了让那淘气的心灵明白黑白是非的界线,严厉的师爱是苛责;为了让那善良的品质深入人心,柔和的师爱是表扬;为了让那坚持的毅力变成习惯,温暖的师爱是鼓励;为了让那娇艳的花朵完美绽放,奉献的师爱是在幕后用力鼓掌……从此,仁爱之心,在社会生根发芽,不论经历过多少世纪,它都在人性的里程中大步地行走。

好的课堂,是如沐春风的舒适与精神劲儿。我们需要深味“陌上花开缓缓而归”地暖意与心境,但却不能单单沉醉于自身的理想主义之中。现在真正懂得每日一反思的重要性了,不为获得什么,只为不负讲台,不负梦。

参考文献:

[1]许洪岭.课堂教学中真正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年02期

[2]钱昌业.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7年14期

[3]曹璐琪.化学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做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05期

[4]许培松.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0期

猜你喜欢
个人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马克思的个人、阶级和人类关系探析
论自我选择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各主体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