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群落模式研究

2016-05-30 08:04周璇张文坤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

周璇 张文坤

【摘要】: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在互联网的新科技环境下促进上述产业走向跨区域、国际化发展的新台阶,是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与产业效益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与战略出发,以广义生态群落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其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群落机制,通过实际案例对上述产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群落模式作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 民族特色产业 互联网 生态群落

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发展战略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产业形态[1]。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史来看,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截至2015年底,在我国拥有的48项世界遗产和12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上述地区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资源、绚烂多彩的景观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资源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3]。

从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上述地区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而其最具潜力的消费者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对我国民族特色文化魅力具有浓厚兴趣的国外消费者[4]。互联网及移动流媒体、播客、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和各类在线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的信息传播、市场拓展、产业链重构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全新的环境、模式与机遇。例如,世界著名的“雅虎音乐”借助于互聯网已形成了从创意到市场的全产业链网络化运作模式和高达100亿美元的产业虚拟集群平台。因此,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如何通过互联网融合创新走向跨区域、国际化发展的新台阶,是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与产业效益的迫切需求,对于促进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5][6]。

近年来,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5]-[7]。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全面分析,我们将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4]:

第一,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独特性:(1)在传承、保护和发扬特色文化独特精神魅力的基础,应针对外向型市场需求的新特征进行创新;(2)新市场受众的认知接受差异与跨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文化传播障碍是影响外向型发展的关键要素;(3)应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与其它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大力提高产业附加值。

第二,互联网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1)上述产业在发展初期具有“资源型产业”(Resource-based Industry)的特征和路径依赖性,尤其需要引入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与人才要素;(2)互联网能够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提供网络集群(Internet-based Clustering)模式和新的商业模式,是上述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使能器”(Enabler);(3)互联网对上述产业发展具有“双向作用”(Two-way Role),在为之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其“市场观念”与“创新技能”的变革。

第三,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创新模式:目前,有关上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案例与商业模式的分析方面,如微信移动营销、民族音乐点播以及服饰、绘画、手工艺品的网络交易等。研究学者指出观念变革、基础设施、法规制度保障、跨文化价值的认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影响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必须从传统模式的系统性转变及其创新环境的构建来研究上述问题。

从总体上看,受到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外向型发展是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键战略,互联网为上述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上述产业在面向互联网的外向型发展中,必须在保护民族文化独特魅力基础上,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协同合作创新,从其产业现状与特征、跨文化传播与认知、互联网导入与产业链重构,以及支撑环境的建设等多方面对其发展模式进行系统性综合研究。

2、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生态群落机制

在生态学上,把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称为种群(Population),而把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群落(Community)。在上述群落中,生物体的种内和种群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以营养链和食物链为基础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交换体系。自然界生物群落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共生进化机制及对环境的自主适应性机制等生态学机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迪,从1898年Thorstein提出的演化经济学到1977年Hannan和Freeman构建的组织生态学都源自于对上述生态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产业的发展、创新与自然界生物群落的演替也有着类似的特征与机理[8][9]。2006年,我国学者戴伟辉教授通过深入比较自然界与社会经济领域群落的相似性及其本质的不同,提出了“广义生态群落”(Generalized Ecological Community, GEC)的概念,并从群落结构、运行机制、演替模式、支撑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广义生态群落的理论体系[10]。上述理论以生态链为基础阐述了群落从形成、演替到发展为最优化的“顶级群落”这一过程的系统性机制并给出了仿真分析模型,指出产业政策与支撑环境的目标就是分阶段地促进生态群落朝着有利于“顶级群落”的方向发展。以上理论为从系统、动态的角度来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群落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作者在前期主持的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发展生态群落模式研究”中,对我国四川、云南、西藏11个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区作了深入调研,全面地分析了上述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生态群落特征。从广义生态群落理论来看,上述产业是一个由文化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及文化管理部门等“种群”组成的具有区域性微循环结构的“广义生态群落”,其面向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在新的网络市场生境中重构生态链并实现群落跨区域演替与扩张的过程。在上述发展过程中,必须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特征进行创新,建立有效的协调创新生态学机制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业集群生态群落运行机制。

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目前上述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产品在开发、设计、包装与营销手段上都还很初级,其文化价值难以被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潜在消费者充分认知和关注。如何让以上消费者在跨文化的环境下真正认知、体验到西部民族特色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品形成有效的消费动机,是市场形成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从广义生態群落理论来看上述产业向互联网空间的演替发展可以划分为导入互联网、生态链重构、规模化虚拟集群三个阶段。以上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到了导入互联网阶段的大约为18.2%,其中绝大部分只是采用了微信互动和APP进行移动影响,还远远未实现供应链与市场链的整体导入。因此,如何以广义生态群落理论为指导,构建完善的生态群落机制及其技术、法规、政策等保障支撑环境,通过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系统性转型,促进上述产业在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导入互联网,是目前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3、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群落模式及对策

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面向互联网的发展,首先必须从其产业独特性与现状出发,通过与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形成协调创新生态群落,针对主要受众市场的跨文化价值认知特征进行产品的开发,然后以旅游业、娱乐业、互联网推介等整合营销手段将消费者的上述认知体验转化为网络口碑及品牌传播,最终形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产业虚拟集群生态群落。我们通过对云南丽江老街旅游区的纳西族民族文化产业分析,提出了上述产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群落模式及对策,如下图所示:

图1丽江老街旅游区纳西族民族文化产业面向互联网发展的生态群落模式

在上述发展模式中,根据广义生态群落的形成与演替理论,首先应通过对受众市场特征及其在跨文化环境下对纳西族民族文化特色产品价值的认知分析进行产品开发,形成适合于新的生境的消费“食物”产品。然后,结合门店展示、旅游业和互联网推介以及“魅力印象”与“丽江印象”等大型民族歌舞演出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民族文化魅力体验,深刻体会到其文化价值并产生强烈的消费动机,构建有利于群落演替的生态链。在此基础上,通过微信、APP等移动新媒体以O2O(On-line and 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导入互联网平台,将网下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和对上述文化产品的价值认知转化为互联网品牌与口碑传播,在网络空间形成从供给到市场的产业虚拟集群,实现外向型跨区域新兴市场的开拓及产业模式创新,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促进生态群落的形成及其在新的生境中演替与扩张。在上述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基础与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与此相比较,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有着人才、资金的优势和互联网应用的先进经验,而且其本身作为西部文化产品的受众目标市场,在面向互联网发展的导入和演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技术与投融资的大力介入,是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而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及基础设施支撑环境是上述发展的重要保障。

4、结论与展望

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其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何在互联网新科技环境下进一步走向跨区域、国际化发展的新台阶,是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影响力与产业效益的迫切需求和关键性战略举措。从广义生态群落理论来看,上述发展过程是一个在新的网络市场生境中重构生态链并实现群落跨区域演替与扩张的过程,必须从系统性转型来思考其协同创新及网络虚拟集群生态群落发展模式,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基础设施支撑环境建设来促进上述生态群落的形成与演替。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发展生态群落模式研究”(编号:15SB0219)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R],2014年8月26日.

[2]P. Bhikhu,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ractical Theory [M]. Macmillan Press Ltd, 2000.

[3]彭岚嘉, 黄怀璞, 彭江嘉. 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周璇. 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互联网+创新发展研究[R]. 四川音乐学院,2016.

[5]孟来果.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 2013(8): 200-203, 2013.

[6]李国平, 张芳.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0(2): 46-50, 2015.

[7]W. H. Chen. Mediatizing the network model of cultural capital: Network diversity, media use, and cultural knowledge along and across ethnic boundaries[J]. Social Networks, 40: 185–196, 2015.

[8]傅羿芳,朱斌.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128-135.

[9]周旋. 中国低成本电影的生态学分析与发展模式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0]W. H. Dai. Generalized ecological communit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IT-driven emerging industry[J]. 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10(4): 666-670, 2010.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互联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