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
转变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模式,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进而,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倡导自主学习,如何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论述,以确保历史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一、自主制作时间轴
时间轴的制作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學方式,一来是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二来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时间轴的设计都是由教师来完成,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然而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针对每章节的知识点按时间顺序制作简单的时间轴,之后,再进行章节之间的拓展,以加深印象,提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一章节时,我组织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总结,即: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五大块的主要内容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整理,制作成时间轴,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也能使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进而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二、问题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强化学生理解,帮助学生突破课程重难点内容的方法之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是教师的责任,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为什么说同盟会是第一个统治阶级的政党?(2)同盟会和兴中会有什么不同?(3)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学习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课改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是自主的、多样化的,也是历史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来凸显学生主体性,从而全面发挥历史课程的
功能。
参考文献:
陈爱忠.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8).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