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短短不到200字却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文笔清新、浑然天成。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一个“痴”字画龙点睛,让众多语文教师在教授此篇时作为重点来突破主人公张岱的形象,而笔者认为这个“痴”字不仅仅指的是张岱一人,《湖心亭看雪》共三个“痴”人形象。
张岱,痴情的人。如果初读文本,张岱似乎更像一个脱离世俗的高人,一个居住在西湖边上的奇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想一想,大雪三日后的西湖,在“人鸟声俱绝”“更定矣”的环境下,一般人该做什么,应该是“拥毳衣炉火”在家取暖,而作者却“往湖心亭看雪”。此为一奇。到了湖心亭看到什么了?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大背景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里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数量词准确地写出了视线的移动和景物的变化。在与“上下一白”的大背景的衬托下,更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不仅让人发出感慨。景不俗,此为二奇。更让人意外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有“同仁”,并同“饮三大白而别”,可以说是奇遇,此为三奇。难怪舟子也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是真实的张岱吗?一个超脱的隐士吗?答案显然不是。这需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有几个疑点值得我们那探究:1.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这是为什么?2.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不是矛盾?3.湖心亭遇赏雪人,喝酒为什么“强饮”,喝完就走了,且席间谈话只记住对方是“金陵人”,若是知己为什么不留下来畅饮呢?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张岱,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张岱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这样写道;“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为什么前后变化这么大,原因是明亡后,张岱披发入山,安贫著书,不再出仕。作为明朝遗民的张岱用崇祯纪年,表明作者不忘故国的操守。亡国的痛始终深深地刺着张岱的内心,因此在这个雪后更深夜静的时刻,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南方雪后的美景,想趁夜欣赏;而是感受到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在这种环境下,亡国的痛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作者的心中,拔不出来,无法排遣,作者赴西湖夜游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可是又有谁知道呢?谁是知己呢?显然舟子不是,所以作者称“独往湖心亭看雪”,知音难寻呀。
行至西湖,作者看到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景物的苍茫衬托出作者内心的茫然,是呀,故国已逝,作者的出路在哪?在苍茫的大背景下,作者运用白描的写法写到了长堤、湖心亭、舟与舟中人是那么的渺小,有力的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渺茫和挥之不去的对故国的思恋之情。此时再读这段景物描写,绝不是文人骚客的风花雪夜或偶尔失落的无病呻吟,是作者想在这个肃杀的冬夜排遣亡国的愁苦却愈发愁苦的真实写照。好在湖心亭偶遇“同仁”,本该“酒逢知己千杯少”,有了排遣内心受苦的对象。可作者却说“强饮三大白”,是自称“少时”是“纨绔子弟”的张岱不善饮酒吗?不是,应该是话不投机,所以与偶遇的“同仁”所谈话的内容没有什么印象,只有“金陵人”刺痛了作者,就像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只记得“水户”“日暮里”这些地方一样罢了。因此纵观张岱的“痴”是痴情,是对故国痴情的思恋。
金陵人,痴景的人。文中的金陵人到底是不是作者的知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根据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来判断他们是知己。在这里,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来看金陵人不是独自来赏雪,是有知己的“有两人铺毡对坐”,并有“童子”一旁服侍。这个场景可以说赏心悦目,十分惬意,更似风流雅士。在看他见到作者后“大喜”、“拉余同饮”,也是性情中人。“饮三大白而别”却不强留,非常的率真。由此看来,客居此地的金陵人确确实实是一个雪夜赏景的脱俗雅人。金陵人也是“痴”人,不过他痴于眼前的美景,他的“痴”是一种雅趣。
至于舟子,那的的确确是个痴人,他即不了解张岱的“痴”,也不知道金陵人的“痴”。只是觉得这两个人的行为都不同于常人,所以发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