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荣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老师就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者作业反馈上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程;表扬;鼓励;生活
一、要表扬和鼓励学生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老师就要想办法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科变成学生喜欢的学科,就必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现在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非常热烈,在学习上也非常用功,我们老师就要多关注小学生,要多关心每一位小学生,要加强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不体罚学生,要给学生予以关爱,学生在家喜欢得到父母长辈的关爱,在学校就喜欢得到老师的关爱。大量实践证明,爱是成功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和关键。正所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老师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促进他们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积极更主动。比如在课堂上我们老师提问,只要学生能够大胆举手们不管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我们都要及时给与鼓励评价,对回答正确要表扬,希望继续发扬,回答不完整或者说错误的同样要予以鼓励,因为孩子天生都喜欢得到鼓励和肯定,虽然答案不是很完美,希望下一次答案更会接近“标准答案”了。一旦老师对回答错误的予以批评,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可能以后对于老师的提问不仅不感兴趣,反而还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课堂上,在作业方面,我们老师也要根据孩子的作业水平予以评价。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表扬孩子。比如说:“真棒!”“你真行!”“好!”“你很优秀!”“你真优秀!”“下次再努力!”“这次比上次进步得多!”也可以在作业这一页印上几朵小红花的图案,也可以在发作业本的时候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一些铅笔、削笔刀、日记本、作业本奖励。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总之,在学校要多给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一旦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就会更加拼命地学好数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数学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老师在教数学的时候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老师要巧妙第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号数学。例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举例导入:“假设是我们班数学科代表拿两块钱去买一支红色的圆珠笔(两张一元)。笔是0.5元,请问科代表怎么付款?买笔后你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一出,全班同学齐刷刷地在本子上边算边说。这个时候我就找科代表起来大声地回答怎么付款?科代表说:“我只给售货员1元钱。售货员找回我一张五角的就可以了。我的2元钱就还剩下1.5元。”接着我又问:“你为什么不把2元钱一起给售货员呢?”科代表马上回答道:“本来2元钱是花不完的,买笔只需要0.5元,我如果把2元钱都给售货员,其中一元售货员马上会退回给我,它收一元就够了。如果把2元都给售货员的话,这样显得很麻烦。”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可以给学生点个赞。马上在黑板上写到:2-0.5=?要求学生用买笔的方法来计算这道数学题,很多学生都是从1-0.5=0.5再加上未用的1元,结果剩下1.5元。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由此我们就把抽象的数学小数加减法运用到生活中去了。又比如我们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首先我们老师在讲台上拿出一知鸡蛋(20克)和一个苹果(30克),老师说:“哪个重一些?”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有的同学说鸡蛋重,有的同学说苹果重。突然第一排的一个同学站起来一手拿着鸡蛋,一手拿着苹果说:“这苹果重一些。”我接着把这两只重40克的鸡蛋放在一起又问:“现在还是这个苹果重吗?”这个学生掂一掂后说:“差不多,但我们可以用秤来称一下就知道哪个重了。”这樣的情境创设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的价值,更利于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主动进行新知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