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方式的革新

2016-05-30 12:03曹璐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育改革

曹璐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教师通过各种丰富的有益尝试,将汉字教学方式营造出灵活多变的局面。本文将重点探讨汉字教学与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首先便是义务教育阶段汉字教学方式的革新。特别强调师生共同钻研的方式及意义,力争形成一种学者型的、互动性的课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吟诵、吟唱,对于感悟汉语之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字教学方式;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97-01

我们今天汉字教学的发展,离不了前人的探索,在继承那些优秀的汉字教学方法基础上也要有所创新,尤其是要更加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历史,看重汉字的文化内涵,这在学术界这被称为“再汉字化”;当然,学生的新情况,互联网的新背景,新课标的新要求,都要求我们的汉字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

一、借鉴电视节目,注重积累和形式的创新

借鉴《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使学生轻松掌握难写、易写错的字。电视节目的本质是趣味性,是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和参与合作的竞争游戏。而这些变化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合理组织,既要根据学校要求协调好教学进度,又要腾出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甚至把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这无不体现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眼光、智慧、魄力、调动和组织能力。除了常见的朗诵会、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形式,更多的形式等待着老师们去尝试去创新。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也很重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积累,有意识地收集具有普遍性的错别字和错误读音,鼓励学生在各种文本上找出错别字,进行大胆的纠正。通过多种具体的合作形式,有组织的合作,从而增强学生对这种日常积累的主动性和成就感。针对汉字比赛之外,名著阅读、文化常识以及其他学科都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广大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电视节目的形式。

二、借鉴学术研究,培育学者型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有集中钻研的学者精神。李镇西老师家藏图书四千册,很多名师都有作品行世,其中不乏钻研语文教学的优秀专著,像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王学东老师的《让作文教学更高效》,以及薛瑞萍老师的大量著作。严寅贤老师认为,朗诵、书法、写作和钻研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能力。

很多学生都喜欢辩论会的形式,这给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通过钻研语文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打破标准答案对学生的拘囿,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正是要帮他们找到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也要培养学生们独立的人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在标准答案以外进行钻研,并鼓励学生提出并坚持自己的看法。

如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这位老师只是领进门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强调,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则要有成就感的支撑。通过钻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享受了探索并得到答案带来的乐趣,拥有了成就感。作为教师要牢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学生一道不断钻研,完善教学这门艺术,做到“教学相长”。本质上,还是教师理念和能力的问题,老师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要把眼光放活,把视野放宽,才能和学生一起成长为优秀的师生。

三、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尽财富

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更要真正地走进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认真挖掘。汉字包含着无穷的智慧,音形义的精妙结合,尤其是读音上高度的音乐性,使汉语很早便突破了简单的念与说而带上了乐调。 读书时,根据文章的含义和音韵的特点进行断句,然后以一定的乐调“读”出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古时候儿童在私塾中念书时摇头晃脑了,而是音乐造成的影响。“吟诵、吟唱”不仅是一种读书方法,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由于新的教育政策,在废止读经的同时,这种读书与创作的古老方法也随之湮没在历史中了。如今,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等地,仍然保留了这种读汉诗汉文的传统。在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吟诵逐渐为人所知。2008年,有代表性的常州吟诵被确立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央民族大学等学者的推动下,吟诵开始进入部分小学课堂,中国吟诵协会会员也日益多了起来,相继出现了一些吟诵专著和教材。

吟诵对于感悟汉语之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中国古代最广泛的读书方式,在今天不应只成为一种小众文化,我们完全可以从其中吸取充足的养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才真正的走进了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不仅让学生们学习到了汉字的优美,而且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汉字教学的革新绝不是单单指教学方式的改变,还关系到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战略和民族的复兴。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实现复兴,必然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做个有心人。真正转变教育观念,这些细微的变化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在课堂上发出亮丽的色彩。教育讲究“润物细无声”,这些小小的汉字却传达了真正的文化信息,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而且渗透了树立文化品格的德育与美育,真正的发挥好语文学科应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姜建邦.国文趣味[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3]钱道静.语文味: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文化的立足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02).

[4]韩伟.灵动睿智的汉字思维文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教育改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