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陕南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多重社会、经济意义。它有利于构建有陕南特色的支柱产业,可以带来很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且有利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本文以陕南地区宁陕县为例,以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为主的精准扶贫方法对宁陕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为侧重点,来探讨精准扶贫解决扶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性。
关键词:精准扶贫 宁陕县 中药材生产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药产业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中成药工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20%,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我国人均药物消费水平只是中等发达国家的20%~25%,发展空间仍较大。陕南的大宗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拉动下,实现了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加工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陕南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多重社会、经济意义。它有利于构建有陕南特色的支柱产业,可以带来很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且有利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从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中药材种植的纯收益一般是粮食种植的2倍以上,通过大力发展陕南中药材产业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一、充分了解区域环境特点 确立精准扶贫目标
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辖14个乡镇,98个行政村,人口7.4万人,国土面积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2%。冬季不太冷,夏季不过分炎热,植被复杂多样,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据统计,县境内可产各类中药材1034种,其中植物药材975种,动物药材49种,矿产药材10种,常见药材有天麻、猪苓、秦党、杜仲、山茱萸、五倍子、银杏叶等,近年挂牌收购药材300种,年收购量1000余吨。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植物资源,悠久的生产历史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宁陕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实现脱贫致富是全县广大群众的夙愿,也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当前,全县仍有贫困户5113户13458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62%。贫困村40个(2015年撤并前52个),占全县71个(含3个农村社区)行政村(2015年撤并前98个)的56.34%。同时,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宁陕县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就是到2018年底,确保贫困县“摘帽”,全县4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5113户13458名贫困人口全部“越线”;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
二、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 促精准扶贫有效开展
陕西省作为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陕西省省政府早已明确指出中药产业是陕西省八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肯定了中药产业举足轻重的产业地位。而2016年,陕西省出台《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再次提出重点发展中药产业。近年来,陕南三市(商洛、汉中、安康)以建设“秦巴药谷”为目标,加大了现代中药产业的开发力度,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快速发展,中药产业在陕南地区也成为支撑和带动经济突破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它的产业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而面向基层中药产业从业人员与一线岗位的专业技术培训体系的缺失,基层中药产业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陕南和全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是产学研合作教育途经下,以科教资源促行业发展的精准扶贫举措。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教学紧紧贴近于生产,科研一线,贴近市场,从而促进市场行业的发展。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可从多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1)为中药材栽培提供技术服务。2)为贫困地区农户规划种植发展方向,如坚持规模化发展。3)强化技术培训。4)把好药材选种关。进而帮助农户发展药材的产业化生产,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依托国家级实验室平台,针对中药产业,特别是中药农业生产实际的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已基本建成,而体系评测过程中的科技下乡、成功完善后的推广必将分别为陕南地区药农带去及时短期、長效作用的扶助作用,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作用效果。
三、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繁荣中药产业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推行“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协调。中药产业作为重要的绿色产业,必将实现环保和经济的共赢。通过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贯彻环保理念,指导药农使用”合适“的技术种植合适的药材,在环保中发展经济,确保药农得以连续多年种植药材获得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扶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自扶贫逐步渐进小康,最终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扶持农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目前,全球医药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医药产业深刻调整变革,中药产业作为医药产业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分支,对中药医药产业升级变革的要求非常迫切。因此,主动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调整我国中西医配比,迎合当代人健康追求与养生理念,满足内需、加大出口,都需要推进中药生产产业化、工业化,建立中医药产业秩序,提高中药行业科技含量,在中药产业倡导推陈出新之风、探求科技融合传统中药创新途径,真正繁荣中药文化。而陕南以银杏叶、白芨、五倍子等优势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诞生并初具规模,并逐渐成为陕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如何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陕南中药产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课题,而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必将为地区带去一场及时雨。2016年8月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因此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陕南作为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通过中药材生产科技下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发展中药材产业集群,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陕南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生产基地,带动整个陕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在2016年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8-19.
[2]任钢.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下陕南中药材产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88-10289,10323.
[3]宁陕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R].2008-9-25.
[4]宁陕县精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8年)(一)[R].2016-2-29.
作者简介:苏新(1995—) ,女,汉族,陕西榆林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2班2014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