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识及浅析

2016-05-30 09:33:15蔡祥雨
科技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

蔡祥雨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就业压力也随之与日俱增,各级政府、及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制定个各项就业措施及安排,其中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能力来面对创新创业,同时,更加强调其创新创业的精神。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经济时代

1 大学生自我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

创业素质是创业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它是指创业者创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根据相关研究: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对于新建企业公司的融资、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管理团队的塑造,以及基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 1 ]。

因此,在创业前,应该付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以此提升在这方面的素质及能力。充分的市场调研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环节,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创业,必须以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根据市场的供需要求,进行理智投资,并熟悉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多方面了解相关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就业难度的增加,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在创业之初应该充分了解相关部门创业政策,以此节约资金为其更好发展。

与此同时,创业的道路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创业者能力要求及压力也会与日俱增,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及良好的心态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及克服困难的重要基础。因此,全面提升创业素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

2 大学生创新创业途径

2.1 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

根据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得高校教育针对不同的创业大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以其更为专业的角度进行培养,使得高校教育更为人性化、合理化、有效化。

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进一步细化、合理制定教育创新理论的依据。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现代的高校教育已不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对于培养创新创业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对于大学生而言,各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而怎样使大学生能够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并引导其应用到创新创业能力方面需要高校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大学生个人特点的培养方式,做到因人而异。要确立以适应性为中心、以个性化为特点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大学生的实际要求出发、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目标,组建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2 ]。不仅要制定符合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也要结合高校的现行的教育资源进行培养。

2.2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及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最重要得益于社会阅历及实践。实践能力的提升及丰富,是大学生认识创业规律的主要途径,通过创业者亲自实践能够体验并认识到在创业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难题,进而对于个人解决能力的锻炼、对于市场需求的深度分析、面对压力的解决能力等方面均有着实质性的帮助,以此培养创业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理论是对实践的认知和总结,大学生所学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及实践才能够得到运用,并得到锻炼及提升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因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尤其是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大学生的操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组织、协调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2.3 重视各方面资源的利用

重视各方面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通过各方面教学资源的利用,为大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及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其中,社会资源、高校教育资源等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社会资源方面应邀请在创新创业方面获得成功案例的大学生,以此分享个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个人所积累的解决经验,在高校教育资源方面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为大学生传授更为实用的理论知识,并聘请知名教师进行讲座,尤其是在管理、经济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

有计划的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教育,只有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及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敢于并理性创新创业的综合性人才。

2.4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积极从事创新创业的前提。只有在意识的支配下,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当中,才能够积极的迎接挑战。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对大学生意识的培养,也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不足,使其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方面,同时,避免自己的不足,通过实践的锻炼进行不断完善。

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创业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深入理解自主创业的内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更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创新创业的经典案例,通过他们的事迹引导大学生坚定创新创业的信心[ 3 ]。

参考文献:

[1] 苏益南,朱永跃,陈永清.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2):60.

[2] 胡红霞,张涛.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08).

[3] 王鉴棋.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与成功就业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高校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16:43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0:29
浅析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