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16-05-30 07:13:23邝枣园谭宇蕙张韧孙继贤黄雅丽
亚太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

邝枣园 谭宇蕙 张韧 孙继贤 黄雅丽

摘 要:本文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等角度论述了“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实践。论述了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及整体观、重实践、追前沿、可持续的四大建设理念。阐述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及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举措。强调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处理的五大关系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计

生物技术是在现代生物学、工程学及其它基础学科的知识基础上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改造、模拟其它生物功能进而发展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一门技术。它是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集成学科。实践证明,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重大问题方面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里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草药的扩大种植、筛选优良品种、基质鉴定、提高植物抗性、中草药分子鉴定、中草药质量的改良、中药微生物转化、中医证候本质和规律研究、中药作用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等领域,都是生物技术人才大显身手的地方。

生物技术专业属于生物科学类,学位授予门类属于理学,4年完成学业。四年的培养时间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资源,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大大小小的高等院校开办生物技术专业的众多,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一、教学理念的思考

根据我校的师资结构、优势、特点,我校开办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然后是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生物技术的知识包含理论和实操技术两方面)和操作技术,同时需要有医、药(含中医药)基本理论。而具有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基本知识可以突显在知识结构上高等中医院校的优势。这样的知识结构决定了该专业学生必然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根据该专业的特点,我们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具有四大理念,首先是整体观,即知识结构复合型,知识-能力-素质整体协调发展,这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总体趋势。第二,重实践,通过加大实验课比例、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论文、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实验技能培训等环节,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淡化理论满堂灌,强化实践考核。第三,追前沿,通过开设生物技术新进展等限选课、选修课、讲座,引导学生进入科研课题团队,促使学生把握追踪前沿知识,学习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第四,可持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科研潜能,训练学生形成探究式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人才模式迈进。

二、课程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体现上述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确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酶)工程、生物信息学、中药生物技术是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包括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医药类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病生)、药理学、毒理学和医药化学。特色课程是中医药概论,主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知识。第二,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实验课比例都需加大为2:1或1:1及以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是100%实验)。第三,为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专门设置生物技术大实验,融合多学科技术,贯通式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生物技术的常规技术和核心技术。有实验课的课程,尤其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均设置实验技能考核,纳入总评成绩,加大学生对实验操作的重视。同时,安排9个月的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其目的也是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实践

实现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的方式方法是专业建设值得思考的另一关键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根据目前学生进入大学的学情分析,学习常常前松后紧,突击考试,学完就忘,基本知识不扎实,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为此我们特别安排了“期前考”,就是在每个寒暑假放假回来,每个学期开学初安排一次核心课程或重要基础课程的考试,让学生不断记忆那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这个考试事先通知学生,成绩纳入奖学金评比管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都是主要需要考核的科目。

第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的比例问题。当前教育管理部门非常强调的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考核评估都专门需要上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个扎实的基本實验技能,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综合性实验;一个不懂天平、移液器的正确使用、不懂配试剂、无菌操作的学生去做什么综合性实验,对培养严谨踏实作风不但无益还适得其反;让还没掌握多少基本技能、完全缺乏科研基本思路的学生去做自主设计性课题,那是拔苗助长。所以学生实验基本功的训练也是大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毕竟课堂训练时间很有限。为此,我们专门利用暑假期间,找出一个集中的时间,开设暑假实验基本功训练夏令营,围绕动物实验、消毒灭菌、显微镜的使用等实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并进行竞赛,为学生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搭架子。学生们从最基本的洗瓶子、配试剂、灌胃小鼠、解剖小鼠、识别脏器开始学起,给时间、空间给学生们练习基本功,重温课堂学过的实验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当然有了这些基本功后也需要给学生们一个综合性实验的范例,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功是如何综合应用的,故恰当处理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生物技术专业是否只掌握技术,会实验操作就行呢?其实不尽然,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的是一个会独立思考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又具有“IDEA”的人,也就是既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具有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全面的科学研究的素养。为次,我们开办了“课题设计大赛”,重点让学生们学会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讲座培训、反馈点评和答辩评奖等流程培养学生基本的科研素养,培养创新意识。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再去做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也就不会“抓瞎”。

第四,建立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的问题,相对独立的专业实验室是保证该专业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实验实践的重要途径,这种实验室可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专业针对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范围较窄,方便管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保证给予学生良好的条件。

第五,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大多数高等院校目前均具有科研平台和实验教学平台,而具有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未来大多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研发,故该专业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如果能够尽早地进入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对于他们适应未来工作有很大帮助,故打破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壁垒,让学生们在更真实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里磨练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各科研平台、中心和研究所能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本科开始实行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培养科研能力,更利于学生的发展,更符合人才形成的规律。同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建立充足的教学基地,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我们遴选了部分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教学基地见习实习,真切参加教学基地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有益。

从基本技能到综合技能的训练,从模拟性研究到自主设计性探究实验,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充分利用时间、师资、场地资源;从传统课堂式学习到研发一线的现场学习,灵活多样交替互补;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宽广医药尤其中医药背景知识的复合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也是我们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宗旨。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技术系)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3:37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9:3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