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永宏
摘 要:校企合作是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和企业的趋势,有利于高校办学特色凝练、自身体制改革、扩大办学经费来源。电信行业是发展迅速的行业,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培养机制,大力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电信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既有一定理论知识结构,又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刻不容缓。但高校由于设备、师资等限制,单凭自身很难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国家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中提到高校要实现办学思路“三个转变”,即“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凸显了校企合作的重要地位。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与产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校企合作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86年,原国家经贸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及中国科学院提出“产学研”联合的主张,我国已经开展了近20年的产学研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校企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电信方面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需要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来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而高校是知识、技术更新能力较强的组织,企业与高校合作,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校企合作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高校中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符合地方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企业的参与合作,高校可以改进学科建设和课程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企业,提高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的发挥智库的作用,提高社会的影响力;第三,高校可以获得除政府补助之外的其它资金来源。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发挥优势而进行的一种互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是一种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二、校企合作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行,主要有创建实习基地、委托订单培养、引进企业资金等形式,但大多流于形式,从观念到行动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相关机制不完善。政府有关部门虽然积极倡导校企合作,但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使得合作没有约束力和推动力,导致学校、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及协调各方面关系。
2.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要么为了追求利润,将学校看作廉价劳动力市场;要么为了争取政府项目需要,由于学生不是企业正式员工,对学生的投入和培训都有所保留,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合作流于形式。
3.学校人才培养机制有待调整,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有一大批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他们大多模仿老牌大学办学经验,追求“大而全”,人才培养没有特色,满足不了企业需要。
三、电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
电信专业对口的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近年来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要求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应用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湖南科技学院经过多年的调研和探索,目前电信学院与北京无限互联、深圳华清远见、长沙尚学堂等公司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使学生实习和实训有了充分的保证。学生动手能力增加,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薪金5000-6000元左右,少数同学甚至在初次就业就已经月薪上万,同时积累了大量校企合作办学经验。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不断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要为地方行业、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电信学院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该方案能符合社会、行业及企业用人标准。
(二)课程设置侧重实训
1.学院与企业”订单式”合作模式
学院与相关企业共同协商,从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出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安排校内外实践课程等。在培养学生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相关行业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大一、大二以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为主,课程主要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及校内实验课,使学生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和设计小规模电路及简单系统的能力。
大三以培养企业需要的核心能力课程为主,这一阶段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执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电信专业要求熟悉专业项目开发流程与管理监控,学习产品的制作、加工和性能测试。通过校内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设计、制作、测试能力。
大四以企业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训练为主,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工作职责,生产流程,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
2.学校与实训公司”合作育人”模式
有些企业的实际情况,如培训条件,导师师资,容纳人数等,这些客观原因的解决非常困难。而“实训公司”可以成为校企联接的纽带,所以学院力推学校、实训公司及实训公司的支撑企業三方合作,借助实训机构的力量拉动其相关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当然,学校需要仔细考核”实训公司”的实力、资质及口碑。有实力的实训公司可以提供用人企业无法满足的培训条件,也拥有比较前沿的技术,同时还与相关企业签有人才输送协议。学校与实训公司共同商定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将实训公司负责的专业方向课程通过课程置换一并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模式参加实训。一种是“3.5+0.5”模式,学生用3年时间学完基础课程,半年时间到实训公司进行专业项目研发体验,半年到企业实习。另一种是”3+1”模式,学生在3年内既完成基础课程,又利用假期由实训公司完成项目实训,第4年进入企业实习。
(三)师资队伍建设侧重”双师双能”型
应用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通过”送出去”和”請进来”的方式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所需,提高实践指导能力。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到课堂上、实验室里来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并作为青年教师实习导师。
四、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大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力度。
(一)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经济新常态下,学院将抓住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的机遇,进一步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二)凝练科研方向,确保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根据电信行业发展需求,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专业方向,采取“人才规格+职业认证+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带动实践、做学结合的CDIO工程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加强协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工程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总结并发扬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继续实行并完善该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技能课程的地位,形成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的递进式(基本技能训练、工程素质综合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成立创新实验室,由”双师双能”型教师指导,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竞赛、专业项目课题、企业技术革新项目等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设计小组的方式训练和培养学生,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专业能力、拓展能力的复合应用型电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忠祥,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11:46-50.
[2]沈晨光.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4,6:57.
[3]祁鑫.以校企合作培养为契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1:82-85.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