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发
摘要:教育事业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中,我们从未停止过对教学优化的探究,其中包括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在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如市区,获得外界帮助较少,教师要做的事情就会更多。本文将探讨关于农村地区中学历史教学的优化问题,指出目前的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简要地分析其成因,以及给出一些相关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優化
为了缩小城镇与农村的教育差距,农村地区的教学应该得以全面的升级,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硬件方面的提升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财力,目前能在短时间内受到成效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模式。正所谓事在人为,如果教师花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中,肯定能够让学生的历史成绩更上一层楼。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学发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个地方、内个班级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一、历史教学中问题及成因
1、观念落后。有不少地区的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比较落后,使用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学得比较死板。人们对于历史这门科目的重视程度很有限,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它的地位不如语数外。因为思想上的轻视,所以教师在教学创新上投入的心思也就相应的减少。陈旧的历史教学非常枯燥,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不停地背诵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而在课上的讲解时间则不足。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效率不客观,并且很容易对历史教学感到厌倦,不愿意配合教师。
2、学习兴趣不足。按理来说,学生接触历史的机会在进入初中之前比较少,应该对历史抱有一定的好奇心,不会缺少学习兴趣。但现实情况是应试教育让学生的兴趣荡然无存,只留下枯燥的背诵和升学的压力。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意味着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后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到的知识会非常有限,而且教材知识的理解也不到位,容易遗忘学过的内容。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及时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否则学习历史对于学生来说永远都是痛苦的。
3、相关衍生较少。教材中介绍的历史知识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事件,但事实上历史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大小小的历史一同组成了人类的过去。学习历史最好能够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记忆知识点,而且不容易遗忘。但是在农村初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内容不多,而且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做一些课外的拓展。教学的衍生是一块空缺,不利于学生形成宏达、全面的历史观,而且零碎的知识记忆,很容易相互混淆,对于历史事件的意义也只能一知半解。
二、优化教学的措施
1、改变保守的观念。作为教师要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觉悟,而不是故步自封,耽误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主流的教学模式接轨,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非常便捷,只需要通过网络,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相对来说城区的教育发展要领先于农村地区,学校也经常会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所以让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看教师自己是否有心。
其实很多教师也想在教学方面有所创新,但是有怕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确实数十人的学习,责任不小,谁也不愿意犯错。不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方式相近的方法学习,学习一些符合自身见解的教学理念,这样对于教学风格整体改变比较小,能够很好地减小学生的不适应。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教师在做出改变的同时,学生也应该调整好学习状态,以配合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能够采取的措施数不胜数。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自己班上的学生,每个班级的学情都不一样,教师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
比如,在上《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这节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而且班上的男生比较多。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学生将一些关于战争方面的故事,因为男生对于军事大多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有了学习兴趣之后,教学会变得简单很多。
3、增加课外知识的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也为了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记得更加牢固,课外知识应该被广泛地用于历史教学中。比如,教师在讲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课程的时候,多给学生看一些关于唐朝的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当时的繁华。当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觉地查阅相关的资料,课上的教学只是历史教学的一部分。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完全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拓展。
农村地区的历史教学与市区相比有天然的劣势,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历史教学的优化势在必行,不然对于在农村地区上学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在付出了同样的努力的情况下,所取得成绩不如市区的学生,会让学生的心理失衡,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郭、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光.乡土资源的开发形式和手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