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是国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共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创新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1.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价值是指人们赞成或反对、追求或抵制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等所构成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比如,自由、法治、集体主义等。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等特点。人类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审美系统3个方面。知识系统衡量事物的真与假的判断,价值系统是衡量事物善与恶的判断系统。人们思想文化领域中包括伦理道德,宗教对善良邪恶做出明确的判断和认知,从而形成崇善抑恶的风气。审美系统衡量事物的美与丑。审美系统在价值系统规范的指导下,有文学艺术领域中一种美与丑的展现。审美不是简单的人的感官的体验或人体的愉悦,而是要有强大的价值观念系统做支撑。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中有益于现代中国建设的部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学家研究表明:文化提高了一个民族的生存概率,文化的力量支撑书写了民族的历史。《论语·颜渊》中有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化价值观的支撑非常重要,以儒家文化为主干、其他文化为支撑的价值体系或者是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民族固有的根本。
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为基础,与其前时代的思想意识紧密相关。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所创造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只有不断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才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文化基因,丢掉了根本。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客观的态度,使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并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
文化对个人、团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作用,以此来达到凝聚共识,共聚深化改革发展之力。
2.立足基本层次视角,突出实效。
国家要实现良好的治理,需要打造多元一体化的社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沃土是在一个多元思想的时代才能够真正实现,真正确立起来主导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注重满足人的心灵诉求、价值诉求、对于生命意义存在的诉求,而不是满足娱乐诉求。真正的文化是能够满足人的深层次需要和关怀的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高与低、上与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名与实之间的结合。根据对象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基层群众和高级知识分子,采取不同的话语体系,更能突出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3.发挥道德榜样力量,重在引导。
董仲舒说:“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三》)道德不必遵循边际效应的递减规律,不断地用道德的榜样丰富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通过这种方式达到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第九》)的目的,树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的榜样,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引导群众自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价值观念、框架,让我们真正地开始在一个新的起点和规范的基础上,来建立自己内心的道德判断框架、社会的道德框架和自己人生的意义框架。
作者简介:
李颖,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