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姿燕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67-02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具体进步和发展,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新课程应改变“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有效教学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根据课堂实际变化不断调整教学,使课堂具有明显生成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实效的认识和做法。
一、确定目标,以趣引路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那么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直接关系到课堂实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结合生成及时调整预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导入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设计二年级上册《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的导入时,我围绕紧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这一目标,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生活经验,提出:“升旗仪式上我们学校的旗手们的表现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在这样鲜活的情境中,了解“庄严隆重”这个抽象概念也就容易多了。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手”,因此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学习。
二、自主学习,以疑寻知
课标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机会,使学生身心得到解放,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一旦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疑问困惑,就能激发他们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如三年级上册的《鹬蚌相争》,学生在观察插图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鹬和蚌怎么会这么傻被打鱼的人轻易捉走呢?”接着我让学生通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它们“傻”在哪里。这样寓言的寓意就被学生疑问带出来了:不能互相争执不下,不然结果就让第三方捡到了便宜。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寻求到的知识是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这样的知识已成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三、优化课时,以点带面
提高教学实效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使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充分利用。虽然一节课只有40分钟,但是我们应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抓住关键点,以点代面,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我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紧扣“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这二个关键词,让他们把体现这二个词语的优美词句以提纲形式罗列出来。学生动手摘抄的时候不但加深对这些好词佳句的理解,而且对于这种以中心句提纲挈领的形式有所领悟。这样的课程结构,教师所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巧借错误,以思促悟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动态资源,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悟出真理。二年级上册《小马过河》,阅读到课文第五自然段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马是听老牛的话对还是听松鼠的话才对呢?学生一下子讨论开了,班里分成了三个阵营:赞成老牛的、赞成松鼠的、还有徘徊在二者间的中间派。在这有趣的格局下,我让各方代表陈述理由,最后在激烈的争辩中悟出了道理:老牛和松鼠的话不全对,小马要自己下河去试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巧借错误,既可以帮助学生检查、分析、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又能使学生真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丰富我们的教学机智。
五、适度拓展,以浅入深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的容量,重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把“拓展”和“延伸”列入了课堂模式之中。例如在教到三年级上册《好伙伴》这一课时,我注意到主人公“猎狗”和“乌鸦”两个好伙伴之间虽然有着感人的故事,可是文中却不曾有二者之间的对话。在学习了课文之后,我给学生一道题目:在猎狗掉进枯井后,乌鸦怕猎狗被饿死,一次又一次地叼肉来给它吃时,会如何鼓励猎狗?猎狗又会如何感谢这位好朋友呢?请结合这个情境为它们设计对话。下面是学生的设计方案:
猎狗:乌鸦,我的好伙伴,你这样飞进飞出为我送食物,真让我感动!
乌鸦:猎狗,你要坚持住,马哈多会来救你的。
猎狗:井太深了,夜晚来时我特别害怕,真想再回到你们身边啊!
乌鸦:你很快就能出来的,主人也在四处找你了,他已经看到我朝这边飞来了,一定会发现你在这儿的。
猎狗:你真是我的救世主!
真没想到学生的构思不仅能紧扣文本,还把自己的理解加入其中。对话充满了童真童趣,把二位好朋友友谊的境界升华了。
综上所述,真正的课堂又是生成的,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及时调整教学预设,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课堂,必将超越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