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趋势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05-30 14:38陈意新
时代金融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互联网金融

陈意新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下,为高职金融专业教育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金融专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优劣势,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调整职业教育模式。通过SWOT分析当前金融职业教育的现状,结合“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进行高职金融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完善新的就业导向需求,改革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互联网+金融”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高职金融专业 人才培养

金融相关企业对毕业生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只有高职学历的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应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这值得已开设金融专业的高职院校去深思。这就必须清楚定位,适应金融形势的发展,突出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参与就业竞争。从2013年开始涌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给高职金融专业发展带来了机会和挑战。互联网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热度有增无减,从趋势上看,对于懂得互联网企业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创新产品设计等基础专业性人才和研发技术类人才是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的两大需求。当前高职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适应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避免高职金融学生在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匮乏。因此,我们需要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高职金融专业发展现状作充分的分析,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需要,定位好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高职金融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当前高职金融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

面对新形势,通过对高职金融专业目前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

(一)优势因素分析

1.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高职金融专业并非没有优势可言,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准确定位,满足金融行业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更接地气,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更匹配,特别是课程设置里增加毕业顶岗实习,把实习计入学时、学分,目的是实现与金融行业的零过度。

2.基本专业技能扎实。就业导向一直是高职所坚持的培养目标,金融专业也不例外。一是强调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教师必须对金融专业的最新动态时时把握,并把最新的金融信息展示到课堂与学生共享,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热点;二是强调学生基础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发挥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以实用性为原则,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一线工作人员。

3.就业定位准确。高职层次的金融专业毕业生,与金融本科、研究生不是竞争关系,不能以本科、研究生作为模板的简单地压缩或照葫芦画瓢,而要有自身的定位,即定位与基层一线业务岗位。

4.强调证书化制度。高职专业一直以来都有在课程设置中加入职业考证课程,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以就业岗位所要求的执业能力、上岗能力为主线搭建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将金融行业的资格标准融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当中;采取将考证、期末考核兼而有之的考核方式。高职金融也不例外,也在努力构建和实施证书化的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提升高职金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劣势因素分析

1.学历层次劣势。高职毕业生,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专科学历。金融专业的用人单位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重点院校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高职的专科层次金融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上就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2.理论知识劣势。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金融专业毕业生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专业理论学习,较为系统等全方位掌握金融理论知识。而高职金融专业则偏重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当然这有两个层次的教师队伍的差异所造成的结果。另外,高等本科院校的资金投入大、设施条件好、学习环境好等,都让相比之下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在知识的掌握、环境的熏陶上处于劣势。

3.学习、思维能力劣势。对于就读高职的大学生,本身就是高考的相对失败者,其学习成绩、能力都比较差,思维比较狭窄。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对知识的接受,思维的创新上都比不能和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

(三)机遇分析

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当前职业教育正赶上了好时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各项改革、各项投入不断涌现到职业教育一线。这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下,高职金融专业的发展,将会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2.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催生技能型人才需求。2013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金融行业的有识之士早已看到其趋势,传统行业也在积极扩展互联网业务。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四)挑战分析

1.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人才供需矛盾共存。各高校的金融专业一直保持高入学率,毕业生人数不断递增,然而实体经济发展步入经济新常态,传统金融领域的就业人员也会加入到互联网金融就业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高职金融专业的毕业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对在金融行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其看中的是金融行业体面的就业环境。但是现实的就业压力巨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专业技能方面。高职金融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会参与了金融行业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考证获得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职业资格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互联网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