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投资是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段,是企业运用资金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在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预期收益,也必须分析和比较投资风险。当今社会,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投资风险产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旨在增强企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为投资者评价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提供方法,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机率的目的。
【关键词】投资风险;成因;解决措施
西方经济学家威廉?夏菩说:“投资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可能的不确定未来值而作出的确定的价值牺牲。”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投资定义为:“企业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投资风险和投资活动相依相随。
一、企业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的投资风险一般来自两个方面,即:宏观投资环境因素和企业运营内部因素。
1.企业投资风险的宏观环境问题
影响企业投资风险的宏观环境主要有政治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竞争环境因素等。
政治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投资收益的国内外政治活动的总称。它体现在政治制度、政府领导者的素质、政府的政治路线、政策的连续性、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健康状况等基本政治因素的状况。政治变革必然导致经济形势的变化,从而引起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的变化。
经济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利率变化、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只要出现这些因素的微妙变化,可能会有出现收益或损失的投资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多的投资者抱着盈利原则将资金投入到那些投资收益较高的行业,故而降低了这些行业的投资收益率,也增加了相应的投资风险。第二是当地的货币和世界的硬通货,主要流通货币之间的汇率会随时变动,不排除有的货币在一夜之间贬值幅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汇率风险会是企业跨国经营当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价格风险,从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再次回头,有一部分种类的商品的价格已经超出危机前的高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价格风险成为一个目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可能你投资的是某种矿产品,比如说金,黄金价格暴涨,这时候企业觉得价格预期还能赚钱,企业进入,但是也不排除黄金价格会暴跌,这种价格风险,是企业必须要有预防的,必须要能够掌控的。
竞争环境,竞争环境一般包括投资趋势和同行业竞争两个方面,投资趋势可以直接反应当前经济活动状况,并跟随投资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行业竞争。同业竞争环境,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猛烈,包括竞争产品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的竞争。
2.企业投资风险的内部因素
企业运营内部因素一般包括企业资金运营情况、企业内部管理状况两部分。
企业资金运营情况决定企业的发展及运营情况。资金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不当的基金管理将使公司面临危机,而不当的投资由于收益、运营周期等问题,极有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极大影响,对企业的进步发展带来隐患。如果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发生错误,将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资金流失惨重,从而使资本的安全性、流动性不能得到保证,并由此引发企业财务危机,形成投资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包括部门运作及人事两方面,部门的有效协作,是一个企业高效运作的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协作、部门内有效分工、管理及处理突发情况都是有效管理的体现。同时,具有应用现代管理方法有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是保证部门高效运作以及企业内部环境良好运行的保证。能够保证企业的高效运作需要这些制度和其他因素保持连贯性,如果投资决策失误或执行错误,势必会增加投资的风险。
二、企业投资风险的战略管理
对企业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有必要根据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施用科学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尽可能多的避免风险损失。
1.树立宏观经济意识
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风险意识。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它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眼界不能囿于企业、产业的一部分,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变化,应该分析在国内和国际潮流趋势,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及时调整企业的投资项目,争取主动管理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避免发生危险。
2.构建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投资风险预警是指依据企业投资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系统将来的不利事件或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投资预警的预控是防止发生投资失败的手段,能确保预警系统的有效运作。构建企业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使企业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剖析可能引致投资项目风险要素的本源,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发现企业投资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发出警告,落实对企业投资活动的风险预控,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几率。
投资预警内部控制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风险控制和防范,使用风险分析方法来预测投资风险,二是制订标准的投资控制制度,包括投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记录和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有关投资的内部管理制度。
3.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
由于宏观环境存在于企业之外,企业无法对其加以影响,因而应该从企业内部来寻求解决宏观环境变化对企业投资风险影响的问题。现代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得以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的内部制度保障, 是企业安全和稳健运营的基础,内部控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决定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成败的重要的直接的内在原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了科学合理的商业投资,这直接降低了风险的发生。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理论,从理论上说,是企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条件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机制。
4.企业要加强投资项目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在项目竣工投产前,要有规划的招收、培养必要的工作人员,落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方面的资金。与此同时,企业必须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使管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外部合作等各项工作就绪。这样,才能使建成后的项目及时投入生产,尽快落实设计生产能力的目标,确保投资获得最佳经济效果。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压缩不合理的开支,加快回收投资资金,提高运营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投资项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使投资风险最小。
5.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的各种经验,限制分散转嫁投资风险
风险限制,通过在投资前签订合同或交易条款标准化,确定风险承担的范围,,从而限制或控制风险。风险分散,如:投资于与行业或产品相反方向的产品,或多样化操作,增加风险单位以分散风险。风险结合,即不同的公司对同一投资风险缔结协议,以排除风险。例如:当推出新的投资时,结缔新产品的价格协议贸易协定、生产竞争协议,以排除过度竞争,企业联合组织、企业集团、卡塔尔和合资企业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据。而风险转移是付给保险公司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将风险转嫁出去。
总之,不管是什么样的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仔细分析。产生投资风险的因素起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交织的综合影响。因此,投资者应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并应注意合理规避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资风险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08(6):59-60.
[2]向锐,朱红艳.谈企业投资风险[J].财会月刊,2005(4):66-67
[3]符学忠.关于企业投资风险的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1):87.
[4]贾创雄,冯媛.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2006(2):53-54.
[5]张美兰.浅议企业的投资风险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4):40.
[6]孙文杰,孙文霞.浅议企业投资风险[J].商业研究,2002(252):15
[7]秦立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与防范对策[J].山西财税,2003(3):32-33.
作者简介:
张海平(1977—),男,经济师,现就职于山东省邹平县韩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