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赴香港直接投资的现状、原因及趋势展望

2016-05-30 13:22:06李锋
现代管理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直接投资香港一带一路

摘要:作为避税港和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以及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香港地区凭借其政策、区位和配套优势,成为中国大陆地区海外投资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通过香港进行投资中转,并借助香港发达的高端服务业,安全高效地将中国资本投向海外。文章结合中国正在稳步推进的“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区战略,预计未来中国内地向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关键词:直接投资;香港;投资中转;一带一路

一、 中国内地赴香港直接投资的现状

香港地区对于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和中转地,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服务业领域,而且与国际贸易业务密切相关。

1. 规模庞大,中国内地超过半数的海外投资流向香港地区。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无论看流量还是存量,中国香港都是中国内地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地区。2014年,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投资流量为708.67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57.6%;年末对香港地区的投资存量5 099.2亿美元,占存量總额的57.8%。截至2014年末,中国内地共在香港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9 000多家,占到中国境外企业总数的三成,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数量最多、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2. 行业集中,尤其集中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内地投资香港地区的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等。根据2014年流量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向香港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将近80%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其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239.5亿美元,占33.8%;批发和零售业136.8亿美元,占19.3%;金融业97.1亿美元,占13.7%;采矿业83.4亿美元,占11.8%。

而如果按存量计算,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中,近半数投向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根据2014年年末的存量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向香港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中,45.7%的存量投向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计2 331.2亿美元;投向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的存量占比依次是14.3%、13.2%、10.7%。

3. 以中转投资为主,香港地区并非海外投资的最终目的地。中国的海外并购项目大多通过香港地区再投资完成,换句话说,香港是作为海外投资的中转地,而非最终目的地。香港地区凭借其政策和地理优势,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投资中转地,跨国并购项目尤其倾向于通过香港地区进行投资中转,近年来许多并购大案都是这样操作的。

2014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五矿集团联营体58.5亿美元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联想集团29.1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国家电网26.3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35%股权等。2013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权、中石化收购美国阿帕奇公司埃及油气部分资产、海航集团收购荷兰提普拖车等。2012年的典型案例包括:中石化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21.35%股权,大连万达收购美国AMC娱乐控股100%股权等。

4. 管理组织形式以当地办事处为主,与国际贸易业务密切相关。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的统计数据,2015年母公司在港外的驻港公司共有7 904家,其中中国内地的驻港公司1 091家,占总数的13.8%,较2011年(805家)增长36%,驻港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内地1 091家驻港公司包括133家地区总部(驻港地区总部共计1 401家,中国内地占9.5%,仅次于美国和日本)、186家地区办事处(驻港地区办事处共计2 397家,中国内地占7.8%,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和772家当地办事处(驻港当地办事处共计4 106家,中国内地占18.8%,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中国内地的驻港公司超过七成都是以当地办事处的形式存在,仅负责香港地区业务,可以推断这种直接投资的方式是跟国际贸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二、 香港吸引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原因

根据《2015年代表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报告》,7 904家受访企业大多认为简单税制及低税率是香港地区吸引外商投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有利因素包括:资讯的自由流通性、廉洁的政府、法治及司法独立性、自由港地位、地理位置等。这些因素很多也是中国内地赴港直接投资的因素。

1. 简明的税赋体制和低廉的税率。在香港只需缴纳三种直接税:企业所得税(最高为16.5%)、个人薪俸税(最高为15%)和物业税(15%),免税额制度使得税负进一步减轻;而且以地域征税来源为原则,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与其他经济体相比,香港没有销售税、增值税、预扣税、资本增值税、股息税、遗产税等,报税手续也十分简单。除此之外,香港还与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

根据世界银行和普华永道的《税赋环境报告》(Paying Taxes,2016),香港的税赋环境极佳,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卡塔尔、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而中国内地排名第132位;香港税率22.8%,而中国内地67.8%;在香港走完所有报税手续仅需74小时,报税3次,而中国内地则需要261小时,报税9次。

2. 完善的融资平台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由于境外融资成本低于中国境内,2014年中国企业通过中国香港等地境外融资再进行对外投资的活动日益增多,境内投资主体直接给境外企业提供的贷款减少,债务工具投资较2013年下降40.7%。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内地企业赴港直接投资看中的正是香港完善的融资平台。

根据英国智库机构Z/Yen2016年4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香港排在伦敦、纽约及新加坡之后,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国际资金充裕,市场运作公平灵活,能够为中国“走出去”企业提供开阔融资渠道、筹募资金的有利平台。香港是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最大衍生品授权市场,拥有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在香港设有业务的认可金融机构达198家,代表办事处60家;全球排名前100家银行中,超过70家在香港设有业务。此外,香港有375家私募基金公司,当中250多家以香港为地区总部。

3. 便利的营商环境和自由经济体系。基于政治稳定、法制健全、经济自由、信息畅通等因素,香港是营商环境极佳的城市之一。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地区,在投资领域实现了真正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外国投资者与香港本地企业一样享受香港政府给予的法律保护,外来资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行业投资(赌博业除外),一般不受投资比例、投资方式和投资数额的限制。

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营商环境报告》,香港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第五,其中在保护少数投资者方面全球排名第一。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香港連续21年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便利的营商环境加上开放的经济体制,使得中国内地乃至全球的投资者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行业和投资项目。

4. 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体系。香港是亚太地区的商业枢纽,服务业高度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形成了以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为支柱的服务业经济,因此能很好地满足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金融、保险、咨询、法律、会计等各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可以为内地企业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属于初学者,对投行、咨询、法务等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很大而且要求很高,但内地服务业无法满足“走出去”的高端需求,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地区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高效、廉洁,设立香港投资推广署,不断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并推出为内地企业量身定做的“投资香港一站通”服务,包括《投资香港锦囊》、《手把手助内地企业投资香港》、设立多个投资香港服务中心等,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香港投资推广署还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了成功个案,分国别地区和业务领域梳理介绍了外商的成功经历,其中包括25个内地企业的投资案例。

5.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络。香港地处亚太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航班直达全球180个地方,包括45个内地城市。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是国际重要货运枢纽,中国出口贸易有三分之一通过香港进行。更为重要的是,香港位于中国的南大门,交通网络直达区域内多个城市,而且包括广深港高铁、珠港澳大桥在内的多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进行,不断加强与内地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而正如前文所述,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往往和国际贸易结合在一起,原因就在于香港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航运中心地位和国际自由港身份,在香港地区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设立当地办事处或地区办事处,有助于投资者开展贸易活动。

6. 制度和文化距离小。现有很多文献用引力模型来解释双边投资关系,现实中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不仅地理距离小,制度和文化距离也不大,“一国两制”体制下,香港的华人社会网络更能吸引内地企业赴港投资。地理距离近,制度、文化和语言差异小,华人社会网络发达,这些指标都是香港吸引内地企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2003年,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随后又签署了三个补充协议。CEPA及其补充协议通过制度性合作,有利于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贸易往来,虽然内容主要涉及贸易领域,但不断推进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将有助于直接投资尤其是与贸易相关的直接投资活动。

三、 未来趋势展望

随着内地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继续开放,加上“一带一路”的政策推动,香港将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国家推行经济改革,同时为海外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

1. “一带一路”是重要机遇,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将继续稳增。中国内地正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而香港也在积极配合国家战略,施政报告充分反映了香港的高度重视和实际行动。2016年初,香港特首梁振英发表了2016年施政报告,共计42次提到了“一带一路”,报告中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在阐述如何积极参与并配合落实“一带一路”。毫无疑问,香港地区将继续作为中国内地的投资中转站,帮助中国资本投向世界,其“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将继续加强。

首先,香港将成立“一带一路”督导委员会,站在战略、机制和政策的高度对接国家的“一带一路”,从政策制定、内部协调和对外联络等方面做好投资中转的保障工作。其次,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融资平台,宏观层面将积极参与亚投行的筹建工作,继续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有助于香港地区成为内地企业投资“一带一路”的投资中转站;微观层面将继续为内地企业提供高端的金融服务,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专属自保公司、吸引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企业财资中心等举措,将进一步降低我国海外投资者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几率。再次,除了金融服务外,香港地区在会计、法律、风险评估、环境咨询、建筑工程管理等方面均拥有优势,人才济济、服务专业的香港地区将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也能吸引更多的海外并购项目借助香港地区进行投资中转;香港政府还拨款2亿元,支持香港的专业服务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和中国内地的交流与合作,在落实“一带一路”过程中,香港的专业服务业可以大展所长。从次,香港发达的商贸物流平台以及便利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将继续吸引内地企业的直接投资,尤其是贸易相关型的直接投资;而且香港政府在“一带一路”沿线增设经贸办,推进与东盟十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扩展BIT、DTT的覆盖国家和协定内容,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有助于贸易相关的直接投资。最后,香港地区庞大的民间组织和华人网络,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联系人”,内地企业投向香港的中转投资将借助香港的软实力,进一步打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并有助于化解投资风险。

2. 自贸区战略等制度性安排将进一步推动内地与香港的投资互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内地的很多开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试”,这不仅为内地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也为香港提供了难得的先机,可以说香港拥有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目前,内地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完善法制。香港作为重要的投资中转站,内地企业可以先在香港设立直接投资企业,充分利用香港地区的各种优势,而后再利用上海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惠政策让资本回流,有助于海外投资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实现内地与香港地区直接投资的良性循环。

未来,香港将在现有的制度红利下,继续深化与中国内地尤其是广东自贸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同时,在国家的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将与内地企业“联合出海”,构建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合作格局。

當然,现实中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内地向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比如内保外贷审批程序复杂,CEPA需要补充关于投资合作、投资便利化的内容等。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促进和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创新融资产品、健全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王志峰.“一带一路”:香港的重要战略机遇[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9):51-61.

[2] 陈恩.内地对香港直接投资的动因、特征与效应[J].澳门理工学报,2014,(4):34-44.

[3] 陈文玲.绝不能错失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的重大机遇[J].开放导报,2015,(5):16-22.

[4] 华晓红,郑学党.港澳台——中国对外开放的独特优势[J].经济学家,2012,(7):20-27.

[5] 张燕生.“十三五”时期国家用好香港优势的路径与选择[J].港澳研究,2015,(3):44-53.

[6] 张灼华,陈芄.中国香港:成为“一带一路”版图中的持续亮点[J].国际经济评论.2015,(2):80-89.

基金项目:外交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政治风险对我国海外投资的影响及对策”(项目号:3162016ZYQB02)。

作者简介:李锋(1984-),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

收稿日期:2016-10-14。

猜你喜欢
直接投资香港一带一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香港之旅
军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与拍
收藏与投资(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2:59:13
塔吉克斯坦直接投资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法制博览(2016年12期)2016-12-28 12:59:34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的现状研究
商(2016年34期)2016-11-24 13:49:12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升级战略
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11:28:04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