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

2016-05-30 09:21:51赵军华
科教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课程设置高职高专

赵军华

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探讨,叙述了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旨在通过不断地改进,努力使高职高专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数控技术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66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of college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scrib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im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and strive to mak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 run a feature.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numerical control;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ethods

0 前言

在机械制造业中,使用数控机床来进行零件加工已经非常普及,无形之中就需要大量的能够利用数控技术操控数控机床的人才,并且对掌握数控机床加工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形成了具有较高数控技能的人才相对匮乏,直接影响着先进制造的能力水平。所以,我们国家把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国家制造业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在河南制造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特别是最近几年,河南的经济发展迅速,机械制造行业加快了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并且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数量大大增加,可是由于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的专业人才较少,造成数控加工设备的浪费。很多企业对各层次的数控技术高技能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尤其是既懂得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控数控机床、熟悉数控机床维护维修的复合型高技能数控人才。

基于我国各层次培养的数控专业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口较大,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

1 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国家从上世纪末期就对专业设置作出了调整,主要是改变专业设置种类繁多、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同时,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社会生产与发展急需的对口性强专业。针对数控技术专业,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结合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就必须让企业参与进来,改变旧的课程体系,一起参与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

作为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按照其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与大学本科学生的学习有所不同,又要区别于中等职业诸如中职、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等,就是要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说的技术型劳动者,在生产设备操作、解决一般性生产实际问题等方面具有入门快、能力强的特点,符合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需求,这也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通加工设备普遍,数控加工设备比较匮乏,国有企业的分工过细,程序繁琐,生产成本高,企业发展缺少活力。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情的需要,国有企业的改制深化,私企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现在的数控加工设备相当普遍,企业生产特点更是设备精、加工专一、人员精干,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即设计、工艺编程到加工、装配一条龙的人才,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是制造、设计研究、材料、冶金等。就业部门是各类加工企业、设计研究院(所)机电产品销售公司等。主要就业岗位有加工企业制图、工艺规程制定、数控编程、数控车铣(加)操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装配、生产管理等岗位;也可以作为各设计研究院设备安装及调试、产品研发、技术改进工程设计与咨询等岗位;同时也可以从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师等岗位。结合具体工作岗位进行课程设置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学到精炼而实用的知识,毕业后能否适应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是衡量其专业课程设置成败的标准。具体来说,为使学生能顺利地从事上述的各项工作,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就要围绕学生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设置课程,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线,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开发并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制订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企业调研,根据常见加工任务——“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配合加工”,按照实际加工过程——“工艺分析”“工艺程序设计”“产品加工”“产品检验”“数控机床维修保养”,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应了解的知识及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归纳整合成课程,形成“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相结合的核心课程课程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课程。

2 结合不同课程性质和学生采用适当授课理念

数控技术专业是理论与实践性结合比较紧密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重视校内一体化教学,即将课堂、实验实训室与生产车间建在一起,将学习、实训和生产融为一体,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即“讲”——教师详细讲解,“演”——教师亲自示范,“练”——学生认真练习,“评”——学生自评+教师讲评;“四位一体化”——即“讲解、演示、练习和评价”四个环节紧紧相扣,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达到“学、做、用”三合一的教学效果。

(1)转变教学观念,快乐从教。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应该学会快乐从教,学会调整自身的主观期望。在授课过程中,要精神饱满、热情,结合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把课堂变成开放性课堂,老师轻轻松松去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2)以真实零件为载体,分组按情景过程授课。以真实的零件为载体,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和子情境的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一组为一个学习单元,结合分配的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授课学习。这样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引导学生用最合理的方法学习知识和技能。

(3)注重参观教学,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学生大部分是从高中直接升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数控专业的,对数控专业知识比较陌生,特别是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感觉困难,注重参观教学,让学生多参观企业,了解生产与应用过程,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将会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实训、实习教学环节,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实训、实习教学。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环节,从感性认识入手,不断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逐渐上升到专业方面的理论性知识。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不太愿意进行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实践中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走出去”就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到企业里去实习、学习,掌握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把零件的设计、工艺、编程、加工等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请进来”就是把企业里有较高水平,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来,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或授课。

总之,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为主线,通过企业调研,建立并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要与企业就业岗位进行课程设置,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国烛,王文博,韩志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7.

[2] (美)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

[3]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4] 刘波涛.走出迷茫.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9.

[5] 艾昌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6] 谢晓娣,许戈平.高职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问题探讨.煤炭高等教育,2003.6.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课程设置高职高专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6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