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聘
摘 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技术?社会”的要求以及这一栏目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化学?技术?社会”栏目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技术?社会”;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62-01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取材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或新科技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充分反映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要求。然而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仍坚持传统教学理念,只关注教材中“化学?技术?社会”栏目的知识目标,而对栏目所承载的“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类体验性目标置若罔闻,同时由于在新课改中,“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内容不在学生必学之列,而教师又承受升学压力以及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条件等限制,使得“化学?技术?社会”栏目未能在教学实践中好好利用,间接造成了教材资源的浪费[1]。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化学?技术?社会”栏目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注重科学素养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的新一轮课改旨在凸显“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新课标认为:化学课程不能只停留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层面。现代化学课程要想让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于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与分析,让课堂知识成为学生探究和实践的“踏脚石”,首先就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认识化学的重要性。这就要求现代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借助非智力因素驱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力求培育出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创新型人才。中学时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学科知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以及技能的强化提升,使得他们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基本的条件来迎接初中教育。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世界表达出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情感要求的能力,教师若能在此阶段把握好“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在课堂中的灵活运用,必能使其在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培养自身创新意识中发挥出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栏目使用效率,达到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目的。
2.精心编写习题
“化学?技术?社会”栏目在内容的选择上与课题的知识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联系性习题。例如在学习教材中“车用乙醇汽油”时,教师可设置讨论题。如:(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环境的事情?有何后果?(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煤气、石油气、天然气、汽油、柴油、酒精等,试从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你认为最好的燃料?并说明原因,那么我们人类未来的能源应该朝哪些方面开发(3)为了解决我国东部的生活燃料问题,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的工程,输送的是什么燃料?化学式怎样书写?通过一系列习题的探究,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更加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等方面面临着的巨大威胁和国家针对民生实施的重大决策,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关心民生民事的积极态度。当然,习题编写还要符合一定要求,首先这些试题应该难度不大,能够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类试题应该与课题内容有极大的相关性,便于学生对课题知识的巩固和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收集能够用于化学课堂教学的资料,精心编制习题。
3.结合乡土资源创新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教师可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经济、文化等乡土资源进行教学,因为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创建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得教者轻松,学者有效,达到教学与收获的双赢[3]。例如: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教师可以选择当地常用的复合材料在课堂上展示,当学生看到日常生活中这些熟悉的材料出现在课堂中时,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意识。
总之,我们身边有着形形色色的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双眼,就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合理的乡土资源,并将乡土资源与现代的信息技术加以整合,这样就可以弥补化学课程资源不足的现状,张扬学生的个性,有效创新化学课堂教学。
4.活动设计渗透科技知识
由于栏目的篇幅有限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化学?技术?社会”栏目所选的内容只是对相应的题目做了提纲挈领般的介绍,缺乏深度和广度,总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对该部分内容中不了解或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而设计成相关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对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形状记忆合金时,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定义以及最常用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对此学生就有进一步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在对此板块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将课程设计成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收集跟形状记忆合金相关的内容并写成小论文,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交流评比,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得发现和运用知识的体验,实现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又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4]。常见的活动方式有实验探究、模型制作、交流讨论、社区调查、资料收集、角色扮演和辩论等[5]。可以这么说,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化学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宁.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栏目分析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古剑波.开发乡土资源,创新化学教学[J].中学教育研究,2012(08):173.
[3]胡巢生.不同版本初中化学教材学生实验活动编写特点及教学策略[J].教学管理2014(11):44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8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