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2016-05-30 04:56:06周剑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周剑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传统式教学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合作式学习法的优势不断凸显。在合作式学习中,通过对成员合理分配、对学习模式的科学选择,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法的不足。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式学习法 团结互助

一、合作学习法应用于数学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合作式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简单地说,合作教学法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共同探讨学习的思路,这使得学生形成了紧密的团体。因此在合作学习法模式下,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才能在学习中互帮互助,互相监督,最后共同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合作学习法中,如果有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或者孤单想要放弃的时候,必然会得到其他队员的鼓励,重新燃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方便教师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针对全班学生所采用的是相同的教材,采取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上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教材内容,但是没有关注到不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但是在合作式学习模式下,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讨论的环节,在讨论的时候,老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到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他们对问你理解的方式和接受能力。比如通过小组讨论,大家总结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生的盲点,也就是老师需要着重讲解的部分。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

二、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

1.小组的划分

小组人数的多少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学习质量,正常情况下小组人数在4-6人之间最为合适,条件允许的情况最好4人一组。如果人数过多可能交流的时间过于长久,每个学生讨论时隔也相对较远,不利于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人数太少,讨论出的结果就过于片面化,很难有所创新。遇到问题特别困难的时候,可以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配合,共同探讨。小组人数的多少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学习质量,正常情况下小组人数在4-6人之间最为合适,条件允许的情况最好4人一组。如果人数过多可能交流的时间过于长久,每个学生讨论时隔也相对较远,不利于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人数太少,讨论出的结果就过于片面化,很难有所创新。遇到问题特别困难的时候,可以鼓励小组与小组之间的配合,共同探讨。

2.组员的分工

将组员进行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所在,这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内部可以设立组长、检查员、记录员、汇报员四个职位。组长要求责任心较强,学习成绩较为优异,需要起到表率的作用。首次选拔组长需要选择班级当中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等大家熟悉了合作学习流程之后,可以鼓励同学轮流担任组长的职位。班长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鼓励成员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掌握讨论的进度、整合不同成员的意见,并且组织大家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监察员负责搜集整理资料,并且在每节课之前都检查成员准备工作是否做好,所需要的东西是否都准备齐全,控制合作学习的时间,协助组长维护学习秩序;记录员负责记录讨论的结果、成员发言情况、小组纪律等;汇报员负责整理小组讨论的成果,并且代表小组向老师汇报。每个成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组长的培养

组长在整个小组中起到带头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小组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刚开始的时候,组长可能还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就需要老师来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快地熟悉岗位的技能。老师建立组长群,每位组长将自己合作学习中的难题与其他成员分享,鼓励成员共同献计,想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为了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可以由每位小组长向家长汇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当一批组长培养出来之后,老师可以着手再培养另一批新组长,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当组长的感受。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选择

1.互动式学习

合作学习中最常用的是小组互动的方法,在课前老师向学生下发本节课讨论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同学在讨论中发现自己思考的错误之处,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比如在首次学习“圆”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以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画出最标准的圆。此时学生肯定会想尽各种画圆的方法。众所周知,画圆必须要用圆规,而圆规则涉及到半径的问题。学生在合作画圆的过程中必然会掌握这些知识点,从而进一步引入圆周长、面积的计算,加深学生对“圆”学习的印象。

2.竞争式学习

竞争式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方程的时候,相同的题目可能由不同的方程列法,不同的方程法对解题的时间也有影响。此时老师可以给不同的组都发放相同题纸,每张题纸题目相同,由小组成员按顺序答题,计算每个小组总答题时间,选出优胜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竞争意识,让大家都积极思考解题的新思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式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升华,对学生学习的效率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

[2]郑兴.浅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7) .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如何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研工作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21:41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02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