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娇
【摘要】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对如何有效的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方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动向,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提出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一个人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智能素质与人文素质两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的智能素质与人文素质为目的。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实现自主化、趣味化、个性化教学过程,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有关高质量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教师能力,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备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备课工作的重视。首先,认真研究语文教材的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考虑到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流程,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其次,教师要有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尤其适应当前网络化发展需要,借助网络途径拓展教学内容的来源,通过互联网筛选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眼界。例如,在学习课文《虎门销烟》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与该事件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的发生背景等,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利于他们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而培养强烈的爱国情怀。再有,小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认真备课,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上课之前,与学生充分互动,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小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点,带着质疑的心态学习,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合理設置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最好时机,因此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能否把握正确的提问时机与提问方法,决定了提问的效果。通过教师适时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环境中,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与发掘者,调动逻辑思维。首先,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性的教学工具,直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找到答案;其次,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碰撞心灵的火花;再有,通过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比较,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能从旧知识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课文《月亮的心愿》时,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设计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探讨:你有什么心愿?你的心愿完成了吗?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相符,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月亮的心愿。再继续提问:你们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呢?小学生带着疑问翻开课文,带着求知欲望去阅读,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
3、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根本在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具有质疑的精神和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发言时,即使有说错的地方,教师也不能打压或者批评,而是多给鼓励,让学生能提出疑问,自觉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必要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指导,让学生对质疑的问题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跳鱼儿”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些学生对鱼儿跳跃的姿势感兴趣,有些学生思考鱼儿有脚吗?这些疑问的提出,极大锻炼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借助学生质疑的时机,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再给学生充足的小组讨论时间,将学习成绩好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平均分到各组,组员一起讨论问题,取长补短,最终各组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既有学生的改变也有教师的改变,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能力素养,顺利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 顾秀华.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4,v.11;No.31527:127.
[2] 马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学周刊,2016,No.281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