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丽
摘要:目前我们一般的教学方式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讲的过多,成表演;学生过于被动,成配角。本文就想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达到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包括思维的动和手的动及口的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真正学到知识、真正记住知识、真正会运用知识。
关键词:对分;讨论式课堂;专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9-02
一、为什么想到运用“对分”
(一)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对分教学方式是最近一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能结合教师教学和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老师讲解的知识中,融合了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是把教学分为三个过程,分别是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虽然现在也有慕课[1]和翻转课堂[2]等方法,翻转课堂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太适合,它要求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学习。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课下先自主观看视频,在缺乏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的情况下,不实用。而慕课需要有高水平、高层次先期视频制作成功,这不是每一门课程都能做到的。其实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面对面的教学在许多情况下比视频教学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情、言语等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学方式,当场可以决定是否需要重复讲解还是可以进行新的知识讲解,也可以即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所以这样对分教学就是保留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同时又摒弃了传统教学的弱点,改革掉了过于强调老师的讲,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吸收及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一般都采用全日制三年制教学。多数是采取2.5+0.5模式(也有2+1模式),前两年半在学校进行系统的面对面的教授方式,学生的学习现状总体不太乐观,上课老师是不断地讲解知识,但学生真正听进去、听懂的不太多,真正听讲听懂且能融会贯通的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及知识,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把老师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知识。这是我国大部分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高等院校的通病。改变这个诟病的一个方式就是在课堂上加入讨论,这比传统的方式略微好些,但对于《税务筹划》课以前运用的是当堂讲解一些相关的税收法律政策,当堂学生进行讨论,效果不是很理想。当堂讨论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学生刚听完老师讲授之后,对相关的知识还不够理解,或者只有极少数学生理解得比较透彻,而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怎么明白,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这种情况下的当堂讨论常常是优秀的学生主导讨论,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老师讲授的内容吸收进来,提不出问题。久而久之,班上只剩下极少的同学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会不断降低,总体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二、改革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
(一)《税务筹划》课程具体改革内容
1.教材的改革。《税务筹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首先在教材上进行改革。这是因为世面出版的教材没有找到一套适合高职院校层次的教材,这些教材最大的缺陷是案例过少。该课程的教材特色应当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把所学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正是因为这种弊端,授课老师要自行收集、整理、汇编或增加大量的适合本层次学生水平的案例。
2.上课方式的改革。前面介绍了对分教学模式用在《税务筹划》这门课上特别合适,因为这门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的思维,积极主动的思维。否则老师直接把避税筹划方法告诉学生,完全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以前老师上课也注重课堂讨论,前面已述属于当堂讨论。现在得知对分模式的介绍,感觉对课堂讨论有很大的改进,就是隔堂讨论。对分课堂虽然核心理念是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老师用来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学习,但讨论的是前一次课程的内容,也就是老师要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堂讨论的主题,下去后内部消化吸收老师讲的内容、收集讨论议题需要的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后,先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再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小组可以一种统一意见,也可多种意见。在班级上进行综合表述后,老师要进行点评。当然学生在讨论中遇到解决不了的瓶颈问题,老师是要进行仔细讲解。许多案例都有多种筹划方式,老师应该尽量讲解多种,当然有最优的方案时,也要在点评时讲解出来。
3.在教学中聘请税务专家。《税务筹划》课本身就是为了企业规避税收而开设的课程,所以离开企业就变成了太理论性的课程。在上这门课中间如果聘税务专家到课堂上讲解具体帮企业实际避税的案例,那么必然极受学生的欢迎。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避税的重要性和实操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考核方式的改革。《税务筹划》课不应只是单纯的考试,而应该是平时成绩加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几方面相结合全方位地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也应该包括几方面内容,包括平时出勤、个人作业、小组作业、上台做小组汇报等。具体如下:
本课程一直是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中上课出勤占10%、个人作业或准备占30%、小组作业占10%;期末考试分开卷和闭卷两部分,先考闭卷,主要是考重要的法律条文,占20%,时间30分钟;再开卷考试,开卷考试主要就是考一些案例,让学生给出筹划方法,占30%,时间为70分钟。考试时间共计100分钟。
(二)改革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法
1.对分课堂安排。对分课堂把教学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对分课堂也可简称为PAD课堂。[3](1)课堂讲授(Presentation)过程:每次课堂刚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能集中,头脑比较清醒,老师讲解一些重要知识点,讲解与案例有关的税收法律政策的规定。讲授知识一般控制在第一节课。(2)内化吸收(Assimilation)过程及课外准备(out-of-class Discussion)过程:下课后,学生复习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及思考布置的作业。同样在课堂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知识来确认自己的观点,并准备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完成个人作业。(3)课堂交互讨论(class Discussion)过程:下次课学生回到课堂,根据上次课老师布置的任务先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在全班讲解自己所在小组观点,对学习内容进行表达与质询,最后教师答疑、总结。
在课堂上首先老师讲解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时间一般为一节课。第二节课讨论上次课布置的案例分析。下课前布置下次课的案例分析作业,是一次课的总体安排。
2.具体作业要求。每个类型的案例筹划提交一次作业,共计10次作业。每次作业评分包括个人作业分(最高3分)和小组作业分(1分)两部分。个人作业目的是督促课后复习与准备,保证理解基本内容,为小组内深入、有效率的交流讨论做铺垫和准备。小组结论的正确度的高与低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准备的充分与否、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强与否及沟通能力如何。能体现小组的集体智慧及小组整体水平。(1)个人独立观点。要求学生下课后独立学习教师讲解的内容,根据老师布置的案例收集相关的政策法规或阅读教师指定的材料,写出自己的筹划观点,并自行解决课后复习思考题。不允许同学们互相抄袭,凡是发现抄袭的,个人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2)小组集体观点。按时提交了个人观点作业的,并带到课堂上交给老师,然后才能参加由小组长组织的小组讨论,通过充分讨论后,每个小组提交一份小组最终选择的筹划方法,小组在讨论时由小组内每位同学轮流记录,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了的,可以在小组作业后署名,没发言的不得署名,不得小组分。小组作业不要做成个人作业的简单照搬,要反映小组讨论而形成集体智慧的成果。
3.讨论的环节设置。(1)讨论方法:回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表述个人观点,互相切磋,互相辩论,互相启发,深入分析,共同克服难点,相互协作,在辩论时同学们之间要注意不要使用过激的语言。(2)讨论的时间安排:组间讨论(20分钟)、全班交流(15分钟)、教师总结(10分钟),共计1节课。(3)小组划分:讨论最合适每组5~6人。小组的划分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每次课划分一次,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中间休息时间由学生随机抽取。小组内每位同学的编号随机分配。划分完小组后,在一组的同学第二节就坐在一起方便讨论。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一定带上自己的桌签,并在讨论时放于自己的桌位上,方便老师辨识学生。(4)全班演讲: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筹划观点。作为代表的同学的小组作业分数要比其他同学高出2~4分,具体得分还要看条理是否清晰、观点是否能自圆其说、讲态是否自然等。(5)最后由教师讲解和答疑。
三、本教学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就是在于在我学院第一次引入对分上课方式,且结合了教材改革和聘请专家进入课堂、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的混合改革模式。这种改革是全方位的,虽然核心是对分,但结合《税务筹划》这门课的特点我们还加入了其他改革,这些改革必定引起教学改革的一丝涟漪,波及其他课程,促使更多的课程加入该项改革。
2.往年我们讨论是固定的小组成员,这次改革则采取学生分组以5~6人为限,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发言和表达机会。分组考虑好学生、学困生搭配,而且不是一学期都固定,而是调换几次,有班干部具体负责分组,让学生有机会观摩别人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方法,也通过这种方式增进同学们之间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