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风
摘 要 语文、数学、英语(本文简称“语数外”)作为五年制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目前在课程设置中占有比较高的地位。但是,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中考“语数外”成绩本就不理想,学习基础薄弱。另外,作为职业学校,就学生的培养方式和目标来说,对“语数外”课程设置应该有自身的特色。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语数外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09
Abstract Chinese, mathematics, English (referred as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as a public basic course of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at present. However, the five 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score is not ideal, the weak foundation of learning. In addition, as the occupation school, training mode and goal of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should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of related problems.
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curriculum setting
Abstract Chinese, mathematics, English (referred as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as a public basic course of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at present. However, the five 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score is not ideal, the weak foundation of learning. In addition, as the occupation school, training mode and goal of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of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should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of related problems.
Key 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Mathematics and English; curriculum setting
五年制高职,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办学方式,有其自身的发展特色。由于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高职课程设置是课程设置的子概念。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是高职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规划,它把为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①在本文中,对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数外”课程的安排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职业学校的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者的关系能否协调好,以及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对学校整体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很大的影响。
在五年制高职快速发展之初,已经有研究提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五年制高职学校基础文化教学与职业教育矛盾突出。②并且,还有研究表明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与学生流失有关系。甚至有研究者在经过调查后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学生流失的根本原因。③
“语数外”这三门课程在公共基础课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来说,这三门成绩的落后,是他们不能进入普高的直接原因。现在的五年制高职却仍然将“语数外”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这样的背景下,五年制高职的“语数外”课程如何设置,这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五年制高职“语数外”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所在学校,“语数外”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是必修的,并且所占课时很多。例如,“语数外”在一年级的周课时相加就达到了16课时,而周总课时也只有35课时而已。“语数外”所占课时比重接近一半。
英语不仅在高年级要继续学习,还有考级的要求。语文和数学则对学生没有明确的能力要求。考试也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考查,缺乏明确的学科能力的界定,更谈不上与职业学校的特色,以及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
2 “语数外”在课程设置中的高地位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首先,作为公共基础课,“语数外”不仅挤占了大量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还使得学生产生困惑,发出“我是在上职高还是上普高”的疑问,对自身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语数外”得到的重视程度过重,是与之相违背的。其次,“语数外”学科本身要求学生有相应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学习欲望,那任何要求都是空中楼阁。而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基础,不仅教学难以开展,还会反过来降低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两者如果都不理想,就会导致学生消极应对甚至放弃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放弃学习,是从放弃那门他们所最不擅长的学科开始的,当学习信心的丧失达到难以逆转的程度时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厌学可分为整体厌学和局部厌学。整体厌学是学生丧失了多数学科的学习欲望。局部厌学则是对某些学科失去兴趣,产生了抵触厌学情绪。④
由某一学科开始的负面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别的学科。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源特点(学习上普遍缺乏毅力和耐心),以及培养目标(没有类似于高考的有明确目标的文化课考试)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负面的影响往往会更大。也就是说,局部厌学会很容易导致整体厌学。
问题是,“语数外”是学生在从小学到初中乃至更高层次的学习历程中,贯穿始终,学习时间最长的学科。如果在这三门科目上学习基础不佳和学习欲望缺乏,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其后果显然要比其他科目严重。
因此,有必要进行调查,学生在这三门科目上的学习基础到底如何呢?
3 对五年制高职新生“语数外”学习成绩的调查和分析
中考,作为一个地方的权威性考试,其成绩作为初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一般包括60%左右的基础题,是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基础的。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年级共有21个班,720名学生。这一届的中考“语数外”总分均为120分,笔者将他们的成绩折算成百分制后,进行了以下统计和分析(见表1):
表1 语数外分数分布
由表1可见,单科成绩达到优秀水平(80分及以上)的学生寥寥无几,语文更是一个都没有;达到良好水平(70~80)的学生比例,除数学之外也不高;更多的学生处于及格(60~70)的区间上。显而易见,除去一定数量的不及格的学生(其中英语不及格的比例还超过四成),即使成绩及格,大部分学生的单科成绩还都处在较低水平线上。此外,大约六成的学生有不及格的科目,其中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两门甚至三门都不及格的情况。
在中考基础题比重一般在60%左右前提下,学生这三门课的基础是比较差的。因此,五年制高职学生“语数外”的学习基础普遍处于这样的层次:他们基本没有特别擅长的学科,并且大多数人有一门比较差的学科;与此同时,极少有学生所有科目都学得很差,相反,绝大多数学生至少有一门成绩合格的学科,并且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的成绩能达到良好的水平。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语数外”这三门课上,五年制高职现有的生源,其学习基础有限,基本达不到“全面开花”的层次,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至少一门科目上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就学习基础而言,大部分学生是难以支撑“语数外”的全面继续学习的。
4 五年制高职“语数外”课程设置问题及成因的分析
综合上文的分析和调查,五年制高职“语数外”课程设置的问题是: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来说,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语数外”在课程设置中比重和目标要求过多过高,缺乏必要性;从“语数外”学科的要求来说,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欲望达不到相应的要求,缺乏现实性和可行性;从课时安排来说,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只知其重要而不知其为何重要,缺乏目的性。
因此,现有的五年制高职“语数外”的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分析:
第一,“语数外”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过高,一定程度上是来自教学管理上的惯性,把“语数外”放在“理所当然”的高度上。这种惯性,源自两点:五年制高职发展时间还不长,没有足够的经验可循,学校缺乏真正系统的培养计划,对于包括“语数外”在内的公共基础课所处的地位、教学目标、与学生专业的联系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界定;受学校师资、设备、场地等办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专业成长教学体系。此消彼长下,这就从反面促成了“语数外”的高地位。
第二,“语数外”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班级为单位,而五年制高职的班级是以专业而非学习成绩来划分。这样的做法导致课程设置呈相对静态。静态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没有建立起对学生“语数外”能力的考核体系,是目前“语数外”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所以称其为静态,是因为现在“语数外”缺乏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材,而主要依赖于统一的教材。不管学生实际基础和教材难度如何,教学和考查都依赖于教材,更多的是对书本知识的讲解和记忆,学生真正的能力并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这种静态不仅仅存在于教材,还存在于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动态发展的忽视。学生之间在“语数外”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巨大,可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教材,教学内容和考试。学习基础能力强的学生,不得不面对教师“照顾”学习基础差的同学的大量基础知识的不断重复,他们没有机会去系统学习更高层次的内容;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也不得不面对那些超出他们能力理解范围之外的“难题”,他们没有机会在真正掌握和巩固基础知识之后再循序渐进。
这样,因材施教成为空谈。学科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缺乏继续前进的推动力;学科基础差,能力不强的学生也会备受打击。久而久之,考试也就只能考书本知识的记忆来考查所谓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学习能力和水平了。
第三,学校不仅缺乏校本教材,更缺乏“校本考试”。没有真正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考试体系,是“语数外”课程设置僵化的客观原因。正因为缺乏考级式的考查能力的考试体系(只有英语目前有简单的考级),考试往往侧重于对教材内容的简单记忆,也就没有真正区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也正因为没有能力的要求,所以才以学期为单位,以一学期一本教材的形式进行书本知识的累积,而非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 李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② 吴宏远.浅谈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4):8.
③ 刘伟.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流失关系的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④ 刘翠霞.高职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