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汉语教学模式之教学感悟

2016-05-30 16:26:56沈倪萍
亚太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一对一汉语教学劣势

沈倪萍

摘 要:目前“一对一”教学和班级教学是现阶段主要的两种对外汉语教学组织形式。从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因为班级教学有群体的氛围,有一定的组织和规模,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会也大都围绕课堂教学理论进行阐述,因而班级教学的规模远远超过一对一个别教学。而“一对一”教学由于学生分散且不具代表性,所以没有被过多的研究。但是“一对一”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若对其进行研究,必然有助于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从而和班级教学能够相得益彰。本文就笔者的一些实习教学体会让教师能对一对一教学有清楚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教师很快融入教学环境并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关键词:一对一;汉语教学;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85-02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欣欣向荣。随着在我国国内工作和留学的外籍人士的日益增多,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也日益增多,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面临更多的学习者、更多样的学习需求。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除了傳统的高等院校承担对来华外籍人士进行汉语教学以外,各种汉语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事实上,国内汉语培训机构数量的迅速增加也是“汉语热”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一对一”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

在现阶段的国内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主要是以汉语培训机构为教学实施主体,以来华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等为教学对象的培训式教学。以笔者实习所在的成都某汉语培训学校为例,一对一汉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商务人士、商务人士的家属,来华游学人士等。商务人士的学习需求主要集中于商务汉语,他们希望能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工作,但同时也要学习日常汉语;商务人士的家属的学习需求集中于生活汉语,他们希望能运用汉语解决在华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交际问题,我们也说是生存汉语。也有部分家长由于常年居住在中国的关系,汉语水平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则要求自己的孩子考HSK(汉语水平考试),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这一现象尤其以韩国人最为突出,这些孩子往往已无基本沟通障碍,却在家长的硬性要求下为了考试而学习汉语。另来华游学人士希望能在一个口语更纯正的语言环境下学习汉语,同时可以到处旅游。他们可能只学习三个月左右,比起前两类汉语学习人士的学习频率和强度,这一类目的明确的人学习强度更大,他们常常一天上课六七个小时。在实际学习中,也以提高汉语口语能力和学习中华文化为主要目的。以上的人们由于自身工作牵连、时间限制或自身性格等原因而更愿意选择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除了学习动机不一致以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对象也来自不同的文化圈。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性格特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日韩学生虽然学习认真,认真记笔记并且复习,但由于他们怯于表达,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往往和阅读能力相去甚远;而欧美学生则比较懒散,很少主动预习和复习,布置的课后作业也不能每次都完成,但他们上课时敢说敢读,因而口语能力往往比较流利。

二、“一对一”汉语教学的优势

首先,“一对一”汉语教学具有时间、地点不受限制的特点。商务人士由于工作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所以他们一般在下班以后或者周末的时间里来进行学习。学习的时间也经常因为出差或者会议而有所变动,灵活调整。也有部分商务人士由于下班后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的孩子,他们会选择在中午休息时学习汉语。笔者在实习期间就有一个学生是这种情况,这个美国学生是一个电脑游戏公司的部门经理,由于工作繁忙,下班及周末才有时间和自己的一双儿女共享天伦之乐。所以他选择午休时学习一个半小时的汉语。由于公司距笔者所在的学习机构较远,所以笔者是去该学生的公司在会议室进行“一对一”教学。跟随丈夫来华的职业太太们由于早晚要照顾孩子和丈夫,所以一般会选择再孩子和丈夫分别去上学和工作后天来汉语培训机构学习,也有的太太由于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选择在家学习,我们的教师则上门进行教学。学习汉语的孩子们大部分是在学校下课或者周末,有时候因为学校活动、家庭活动或者节假日等原因也可灵活调整变换上课时间。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当时生活的环境,去往另一个地方,但他们仍倾向于选择原来的学习机构和教师,这时候利用skype进行“一对一”教学也充分发挥了优势。即使身处两地,学生和教师也能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保证学习的连续性。

其次,由于上述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等存在太大差异,水平也参次不齐,因而“一对一”教学是不二选择。“一对一”教学对象大都对学习的内容要求要有针对性,比如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可能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专有词汇;在中国生活的外籍人士尤其以职业太太为主的人群,她们学习时则更倾向于日常生活用语,比如购物、吃饭、打车等,同时由于她们业余时间较多也会选择诸如剪纸、中国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正是这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正是这些要求使得教师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量体裁衣,有的放矢。

再次,“一对一”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个数有限,所以相对于大班课而言,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清楚他们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他们在汉语发音上也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欧美学生在发“zh、ch、sh、r、z、c、s”时显得尤为困难,韩国学生由于母语中没有“f”这个音,常常会发成“p”。不同的母语会对汉语学习者造成不同的负迁移,教师可以在个别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发音训练。

由于“一对一”教学具有针对性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因而日益受到来华汉语学习者的青睐,并逐渐得到推广。并且随着外企以及外籍人士的继续增加,“一对一”教学形式无疑会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三、“一对一”汉语教学的劣势

虽然“一对一”汉语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需求定制专门的学习计划,达到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可想而知,“一对一”教学由于课堂上学生数量有限所以无法在课堂上形成像大班课一样的互动范围,往往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人组成一个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而很容易造成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一对一”课堂每次面对的学生都是个体,在上课的时候也只有单一的交流对象,很多范围较大的互动教学法都无法实施。比如学习拼音或者数字时,一般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机械式练习,或者是借助卡片让学生重复练习,由于缺少学习同伴,若要进行游戏竞赛式的互动就不太现实。单一的练习方式可能会让学生很快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审美疲劳,因而教师如何驾驭“一对一”课堂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一旦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给后续的教学带来一些问题。

其次,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输出与输入。在普通的大班教学中,学生获得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包括教师的输入,还包括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操练中获得的输入。这些输入因为接触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得多种多样。然而由于“一对一”教学课堂只有教师和个体学生,所以学生接受的只有教师的输入,不论是量还是形式或是手段都是单一匮乏的,不利于语言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在走出“一对一”课堂后,听不懂中国人说的话,中国人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我想这都是因为这些学生只习惯于教师的语言输入,只习惯于教师的语音语速等。张永奋(2000)也说,单独学习往往容易失去向同学学习和互相观摩切磋的机会。学习竞争是一种学习发展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环境下,有其他学习同伴做参照对手,学生能把握自己所处的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另外,由于“一对一”汉语教学中学生的學习环境不够单纯,往往会被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各种事情打乱学习计划,从而造成学习汉语的不连续性。一旦学生中断学习,加之没有时间复习,就会遗忘前段时间学习的知识。看似是中断学习,加上中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一直使用外语,规避了汉语学习环境,因而语言能力的退步是非常迅速的。笔者在教的学生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学生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学习中文,加上在那过程中一直使用母语,重返课堂后就出现了早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语音或者语法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再次复习和强化才能继续原来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教师能准确把我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将学生拉回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来。

由此可见,“一对一”汉语教学目的性、针对性强,但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分散着从事教学工作,因为缺少对“一对一”教学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同行的重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便为“一对一”汉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永奋.谈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个别教学[A].见:吴仁甫,易源,狄蓉.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一对一汉语教学劣势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1-26 11:55:39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浅谈初中汉语有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9:05:25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高中语文汉语教学模式初探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5:11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