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辉 华玉武
摘要:在2015年10月26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到:“中国未来五年有三个规律不容忽视: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而高校作为知识文化和技术的研究和传播阵地,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推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优势;教育问题;归因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7-0124-02
一、高校在生态文化教育中的优势
(一)高校为生态文化知识提供有效的传播途径
英国历史学家庞廷先生在《绿色世界史》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有关地球资源与人类社会兴衰的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人类靠着开发地球上的各种资源而繁荣,直到这些资源不再能够维持一个社会的人口,这就导致它的衰败,最终是这个社会的崩溃。”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生态为代价而取得工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此,如何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现状,意识到破坏生态的后果,懂得生态文化知识,传播绿色生产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在高校中全面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发行纸质版和电子版教材,可以让生态文化知识走进教材和课堂,让高校教育成为生态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途径。
(二)高校受教育人群基数大,普及范围广
高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校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毕业生659.4万人。由此可见,高校的受教育人群极广,各大高校为全国输送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视。
(三)高校普及的生态文化知识更加专业和全面
如果说学前教育主要是对孩子思考问题方式的启蒙,那么小学和初高中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孩子数理化这种基础知识的普及。高校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除了应该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外,还对生态文化知识和技术有所学习和研究,这使得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具体,生态情感更加浓烈。
(四)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等合作更为紧密
现在的高校已经不是古代只教大家学习八股文的学堂,有不少学校已经与企事业单位、政府等有了合作,有关改善生态环境和谋求绿色发展的项目占科研项目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多。这些合作项目中有很多是围绕该企事业单位的绿色生产,或某城镇社区或农村如何进行合理的绿色开发资源或规划的项目,这些大多都与生态文化建设息息相关。
(五)高校是开展生态文化研究的重地
高校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输送人才的同时,也负责提供最新、最先进和有价值的知识和思想,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场”和“思想库”。与此同时,那些思想活跃的教授和学者,在长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政治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生態伦理学、生态人类学、生态心理学、生态社会学等重要概念和学说。
(六)高校是培养生态人才的摇篮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培养人才,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培养现代人才的关键点。高校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的输出了动力。同时,培养“生态人才”也成为了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的关键点。
二、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归因分析
我国生态思想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培养与生态有关的专业人才,而对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视度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攀升的,这就导致当前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态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有待完善,内容需要丰富
虽然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但是这些学生的思想主要局限在不乱扔垃圾等简单的行为中,而对生态文化在理论、经济、政治、制度、法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那么如何充实生态文化教育理论框架,完善生态文化教育内容体系,使得生态文化教育有内容可依,有内容可讲,是满足当前生态文化教育与传播生态文化知识的重中之重。
(二)生态文化教育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力
生态文化教育方法是指为达到生态文化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教育途径、步骤和手段等。尽管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途径也是五花八门,但是由于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真正全面应用于教学的生态文化教育方法仍以简单直接教授理论为主、讲座为辅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单一,创新力缺乏,系统化程度不足,而且生态特色和本质体现得也不够,吸引力较弱,致使学生满意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强。因此,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拓展和创新性发展势在必行。
(三)生态文化教育普及面不足
由于我国生态思想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70年代后,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才开始设立了生态学专业和环境保护专业。80年代以后,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选修课才开始逐渐开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涯中没有接触过生态文化科学方面的教材,而且这些大学生中很多甚至都没有在学校听说过有关生态文化教育这样的课程或是讲座。
(四)生态文化教育资源需要整合
生态文化教育资源是指在实施生态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经验、技能、资产、费用、制度、设施以及师资等的总和,她是生态文化教育事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为生态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手段和发展空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与地域的概念。再加上人们对品牌资源、师资资源等的重视度逐渐增强,高校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并呈现给广大师生,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个教育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水平。
三、对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生态文化教材资源,出版生态文化普及读物
教材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整合生态文化教育的教材资源,需要我们按照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机的结合,组合成一个框架完整、知识点全面、思路清晰、图文并茂、解说清楚、内容丰富但不繁琐的教材。对这一资源的整合,具体建议如下:第一,整合生态文化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点,完善理论框架,丰富教育内容。目前,市面上还基本没有一本权威的有关生态文化教育的课本。随着生态文化教学课程的推广和开展,我们要充分研读各种资料,不断地把有关生态文化教育的概念、观点和原理加以整理、筛选,并对内容进行精简,去掉过于繁琐的重复介绍。第二,我们要广泛接触各类资源,收集与生态文化相关的实例、插图、分析数据等素材加以整合,运用到教材中需要说明解释问题的地方,使教材通俗易懂,并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
(二)探索独立设置生态文化二级学,并广泛开展生态文化选修课程
高校通过探索独立设置生态文化二级学科和广泛开展选修课程,不仅可以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而且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来广泛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为想要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
(三)创新生态文化教学方法和模式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在各类资源中具有导向、沟通、服务的性质,是建设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资源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关键,合理有效利用媒体资源,可以为传播生态文化意识和知识提供良好的媒介,对当前生态文化教育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通过信息资源和媒体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使生态文化教育逐渐形成所含信息全面、传播知识迅速、趣味性较强、具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教育平台和通道。
(四)开展生态文化课题研究
所谓生态文化课题研究,是指以生活中与生态文化有关的问题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研究和考察,以便提出有助于解决或缓解社会生态难题的建议和方案,或者研发出有利于绿色生产的技术或产品,通过增加生态文化研究课题数量,以及对课题内容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科研水平,同时可以更好地扩宽生态文化研究范围,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和知识,为现实社会的生态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和对策,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
(五)构建生态文化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化教育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化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和研究课题等进行效果评价判断。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线下和线上网络多种评价渠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来综合评定课程实施效果。
四、总结
虽然我国生态思想起步相对较晚,生态文化教育还不够成熟,高校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教育水平、方式、效果等暂时还不能满足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需求,需要得到完善和创新。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通過总结之前生态文化教育的经验教训,积极发挥高校传播科学知识、树立健康理念、培养生态人才的优势,推进我国社会生态文化的创新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进步,是我们实施生态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