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芬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007-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结合的结果。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开始就要保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动、形象的情景。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有一张矩形桌面,现在工人师傅把它锯掉一个角(运用多媒体演示锯的过程),会得到哪些图形?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集声、文、图、像于一体,资源整合、操作简易、交互性强,可使这些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可以通过作多边形的对角线或在多边形的边上任取一点,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在多边形内部任意取一点,再连接多边形各顶点或把这一点取在多边形的外部等)让学生与我们一起感受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达到理解记忆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使得当堂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巩固与拓展、延伸,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巧妙地掌握辨析概念,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先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一端射出一水平线,再通过这一端的伸缩使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接着,在其下面又出现一个亮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来一水平线,再通过两端水平线的伸缩不仅使学生了解直线的形成,还能引导学生想象出来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再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两个亮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段把这两个亮点连接起来。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最后,出现一幅综合图(集射线、直线、线段于一图),让学生进行辨析并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数出直线、射线、线段各有多少条。这样不仅辨析了三种线的不同特性,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利于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教师如果只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只能是似懂非懂,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课件演示: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着前进,装着椭圆形的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的前进……这样学生在一片笑声中领悟到车轮只能是圆的,车轴应装在车轮圆心的道理,再让学生用圆的特点这一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那就简单多了。
四、运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平台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在进行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上任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的问题教学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矩形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矩形的长和宽与双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结论的得出就顺理成章了。
五、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感的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
传统教学环境下对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所需要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提供都是远远不够的。而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个世界性的知识信息库,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这些信息是可以及时更新,即学生可以通过上传新的信息和有创意的作品而丰富信息库。
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一课教学中,教材只提供了南京中山陵的外形图。如果只依靠教材,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通过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就会深刻地认识到“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关系,从而完整、全面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