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考工记》记载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工艺思想和器物制度,被称为“先秦百工技艺之书”。研究《考工记》中的工艺技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具有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考工记》;工艺;现代设计
1 《考工记》的简介
从《考工记》的内容来看,所记主要为百工之事以及百工之“法”。百工,为六职之一,《考工记》开篇即写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六职”,一为“坐而论道”的天子、王公、诸侯一类的统治者,他们是“圣人”,是创作者,是道的把握者、规矩的制定者;二是“作而行之”的士大夫,即管理者,行使“分职”、“治职”、“教职”;第三即是“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的百工,“五材”指木、金、皮、玉、土,“五材各有工”,如木工就包括了轮、舆、舟、弓、庐、匠、车、梓、楖、矢十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手工业中,一方面是原有的操作工艺更为纯熟;另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工艺。分工也更加精细,《考工记》就有“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等等记载,表明在每一专业之中,还细化出不同的工种。这时,春秋以前的“工商食官”格局已经打破,除了官府手工业外,又出现了许多私营的个体手工业。由于社会大变革的深化,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开始普及于民间,于是“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许多士大夫都比较重视实践,关心社会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鲁班、墨翟、李冰等一些杰出的學者、技术发明家便应运而生。他们把中华文化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设计,使许多工艺技术得以改进和提高,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1]
从《考工记》的内容和文字表述来看,记载和记述了先秦时期关于造物的制度(包括百工制度、管理制度等等)以及分工、造物品类、特征等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材料、度量衡等诸多方面。《考工记》记载和保存了许多十分宝贵的来自先秦时期有关工艺造物、设计、管理、思想方面的史料,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设计思想的内容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原典型的历史文本。
2 《考工记》中的工艺技术
“工”是工艺,是加工制作的活动和过程,要想生产出优质产品,仅有“美材”不行,还必须经过精心的加工制作,其“工”的要求是“巧”。“巧”,《说文解字》谓“技也”,在材料上施技以巧,以成良器。《考工记》就是反映当时工艺技术和设计水平发展的技术规范著作,涉及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容器、乐器、玉器、皮革、染色、建筑等专业,每一专业又有更细的分工。譬如,“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2]
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决定了产品的品质。《考工记》这一言说,也进一步阐明了天时、地利、材美、工巧这四者之间的先后和辩证关系。在古代,造物依据天时地利,同时,又必须重视掌握了设计和造物技能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成为综贯于《考工记》的基本设计和造物思想之一,而得到了反复的运用。如“弓人为弓”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选择最适当时节取材,材料齐备之后,施之以工巧。“和”,在此可作动词用,意谓汇施诸工巧以成事。而一把好弓谓之“九和之弓”,“九和”之“和”为名词,用以意指弓本身从材料到工艺所达到的“三均”水准:“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参均”;“角不胜干,干不胜筋”同样谓之“参均”,弓成之后其功力亦有“三均”之谓,三个“三均”称之“九和”。“九和之弓”实为得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的完美之“弓”。[3]
3 《考工记》中的工艺技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3.1 强调设计及设计者的重要性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意思是说“百工”是国家6种分工(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之一,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创作产品,再经“巧者述之守之”加以传承和推广的。百工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制兵器、烧陶、作车、造船等都属于“圣人之作”,都是神圣庄严的事情。它强调“百工”——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古代社会人们不仅重视手工艺之设计创新,而且重视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和推广。现代社会中对设计工作的强调更应该从思想方面加强,从传统的手工艺方面不断地加强。
3.2 强调设计分工
《考工记》记载六大门类30个工种的手工艺技术,几乎涵盖了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包括木工7种、金工6种、皮革5种、染色5种、刮磨5种、陶瓷2种。
分工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利于磨炼百工的精湛的专业技能;而协作则突出了群体的智慧与力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满足社会大批量生产需要。在当代的设计公司中也应该强调分工的重要性作用。
3.3 强调设计规范,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
在设计指导思想上,遵循严明的“以礼定制、尊礼用器”的礼器制度和“天人合一”的造物观,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膜拜,这使得我国传统造物从一开始就重视规范。其次,从设计和技术上来说,《考工记》本身就是作为官营手工业的技术规则和工艺规范而成书的。
《考工记》所载古代的参数设计方法,一般是选择器物的一个基本的或最重要的几何尺寸作为参数尺寸的基准。然后再按不同的比例常数确定相应的尺寸。对于当代设计来说,设计参数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这对后期设计的图形或者产品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作用。
3.4 强调“和谐”设计观
《考工记》对中国造物思想的卓越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造物原则或审美价值标准,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亦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和谐也是当代的一个主流思想广泛的运用在设计之中。《考工记》强调一切工艺制作都要以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和特点为先决条件,并且认为这些条件制约或决定着工艺制品质量的优劣。
4 结语
“材美”与“工巧”的原则,是在强调人适应于自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改造自然的原则。所谓“材美”,是肯定人对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性,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旨趣去主动辨认材料对象的美质。
如果说“材美”的原则还包含着一定的适应于自然要求的话,那么“工巧”则包含着一定的对主体创造性的肯定。它要求造物主体对“美材”予以“巧”治,即古人常谓的“因材施艺”、“适材加工”。也就是说,人尽管不能左右大自然,但人可以在认识、协调大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 于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3] 王之润.浅析《考工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人文论坛.
作者简介:代露露(1993—),女,安徽合肥人,上海大学2015级设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