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W5C”角度谈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策略

2016-05-30 12:43:19郑树锋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效复习复习策略中考

郑树锋

摘 要:文章从中考复习的前期准备和课堂教学两层面切入探讨中考高效复习的策略。前期准备主要从中考考什么、怎么考、两主体、时间点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课堂实施主要从情感节奏、学习主体、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时间等五个方面展开剖析。

关键词:中考;数学;高效复习;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1-01

如何提高中考复习质量是众多教师和管理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现笔者结合实践,从十个角度来谈中考高效复习的策略。

一、前期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是《孙子兵法·谋攻篇》(春秋·孙武)的精髓,它概括描述了孙武对战争中敌我势力的认识。古往今来,历代军事学家都在运用这一普遍规律,它不仅对战争、政治、商业活动,甚至对我们中考复习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前期准备必须弄清五个“W”,这是中考复习取得高效的大前提。

1.what——考什么。这需要解析考试大纲,逐析考试内容、洞悉考试范围、定准考查层次、抓准考点重点。唯有如此,中考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实现高效。

2.how——怎么考。这需要研究本地市近几年的中考卷,通过试题的横向归类归纳、纵向分类分析,才易把握试卷的框架结构、题型题量、命题规律、考查重点以及考查方式,复习才更具有针对性。

3.where——在哪儿。这需要掌握所教班级的各项成绩指标,以及各指标反应出的教学问题,知道学生在各知识专题中掌握的程度和他们的薄弱点,以及在不同复习阶段学生要达到的层次等,这些问题或目标都需要提前安排相应的措施。

4.who—谁主体。首先,中考复习要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离开了“人”,高效复习就无从谈起,这需要熟知学生的“长短腿”,以便进行针对性地补救;其次,教师还需要反思自身的优缺点,是课堂教学问题还是课后落实问题,是培优辅差的缺失还是教学缺乏针对性等。只有对自身和学生的知根知底,复习才能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5.When——时间点。首先需统计实际有几节复习课,这其中需要扣除体育考试、实验考试、模拟考试、放假等时间;其次要安排好各阶段、各专题的复习时间;最后需要安排好每节课的讲、练、测、评等时间。只有科学安排好时间,才能确保复习的顺利推进。

二、课堂实施——把控教学,促进高效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语出唐代·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论西戎表》)。这句话从中考复习的角度理解就是在前期计划准备成熟,诸事安排妥当后,若课堂上采取全面有效的策略方法,一定能获得成功。对中考复习,我们认为要注意五个方面地把控(Control),这是中考复习取得高效的有力保障。

1.学习主体的把控。首先,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1]。因中考复习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很容易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发挥,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学要注意因材施教,有目的培养各层次学生,使得每个提问、对话、演练、示范都具有其作用和意义。再次,可组建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以互助提升。如将A(优等生)、B(中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四位学生组成小组,在每节复习结束前利用6至10分钟进行检测,然后教师评析A类题,A类学生评析B类题,B类学生评析C类题,从而做到多元互动、互助共进[2]。

2.情感节奏的把控。学生复习动力的激發、唤醒与激励,学生在各阶段检测后的心理调节,师生友好关系的联结组建,课堂教学的疏密缓急、张弛有度等,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关注、调控与把握。

3.教学行为的把控。教师要准确把握方向,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核心知识学清悟透并逐项过关。例习题的设计要抓住“四基”,突出重点,注意变式,把握本质,避免大量重复机械的练习;错题应重现,以扫清学生的理解盲区和混淆点。检测题的设计应突出重点,注重补救。复习中应避免出现如“只讲不练、有练粗评,有评不测、有测不补”的低效行为。

4.教学策略的把控。首先,要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指讲考点、重点,讲难点、核心点,讲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指大多数学生已会的不讲,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会乱或不会的不讲[3]。其次,教师要有目标意识,所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并力争简约、精炼、高效。最后,不能只顾知识的回顾和练习的巩固,更应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反思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学得解题策略,辨得基本模型,悟得思想方法。比如:在复习特殊四边形这一章,可通过画特殊四边形的形成过程来建构知识结构;在证明相似三角形中,学会从复杂图形中快速识别“A、X、K”等字型的相似三角形模型;通过求解各类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悟得待定系数法的本质就是转化为求找两对对应值的思想方法。

5.教学时间的把控。中考复习,教师要有很强的时间意识和价值优化意识。首先,要科学分配时间。如:对学生自学、合作、展示、纠正、测验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对重点复习内容的时间保障。其次,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如:利用多媒体快速展现题目及答案。再次,要把时间花在核心知识与思想方法上,对已掌握的内容,宜简化或省略。最后,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可利用以前用过的练习册、订错集或试题以节省时间,同时应充分发挥试题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作用。

以上从“5W5C”十个角度分析了中考高效复习的策略,属一家之言,非一服常用的百灵散,还须读者结合实践进行灵活运用。

(作者单位: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参考文献:

[1]李炳亭.2014年,课改从“求效”到“追魂”[N].中国教师报,2014-01-06.

[2]黄凤霞.关于中考数学复习高效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2014(25):146—152.

[3]李炳亭,洪湖.六种学法和六种教学原则[N].中国教师报,2010-03-31.

猜你喜欢
高效复习复习策略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8:54:41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数学高效复习的分析和探究
回归教材,依“标”靠“本”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1期)2016-10-24 12:29:55
练批讲思:打造高中数学复习课新模式
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 14:15:53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
考试周刊(2016年17期)2016-03-31 19: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