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亚文化群体相关概念探析

2016-05-30 11:54潘星晨
科教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学生

潘星晨

摘 要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和副文化,是一类与主流文化相对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中学生亚文化群体广泛存在于学校当中,通常难被主流学生群体、教师、家长和社会所接受。类似的概念有:友伴群体、灰色群体、反文化群体、学生不良团伙等。这些概念既有交叉性又有相斥性,本文对此进行了概念上的浅析。

关键词 中学生 亚文化群 反文化群 越轨行为 不良团伙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6.076

Abstract Sub culture, also known as collective culture and sub culture, is a class with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local cultural phenomenon, students' sub cultural groups exist widely in school, often difficult to be accepted by the mainstream groups of students,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community. Similar concepts are: peer groups, grey group and counter cultural groups, such as students' bad gang. Both of these concepts cross and repel each other, this paper makes a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b cultural group; anti cultural group; deviant behavior; bad gang

1 亚文化的相关概念

1.1 亚文化与亚文化群体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David Riesman,1950),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加拉赫(Girallagher,1979)的观点是,遵奉与成人价值观念相反的友伴群体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由于亚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响人们生存的社会心理环境,其影响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在中国,由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中学生群体存在非常广泛,被称为中学生“亚文化群体”。有学者认为,中学生亚文化是由于他们生活、学习或者是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类文化,是中学生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学生主导文化的补充(郭秋月,2009)。

国内关于中学生亚文化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其中在《第三种文化——“苦文化”与“酷文化”互动生成的初中生亚文化研究》中,作者认为亚文化就是在苦文化和酷文化的交织中产生的,具体表现为自我迷失、价值短期效应、规范任意颠覆、情感任意宣泄、多套话语系统以及思维定型与惰性化(陈群,2008)。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认为,中学生的亚文化有如下的特征:(1)是一种“交叉文化”;(2)是一种非正式的群体文化;(3)具有可变性。文化的交叉性在某种程度上就容易导致概念界定的不同或偏差。笔者认为,广义上的亚文化是指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类交叉文化,同时,在狭义上,亚文化的定义又有两种取向,这两种取向根据与主流文化的“匹配程度”产生不同的定义,在积极方向我们认为,亚文化是交叉于主流文化的一种正常的次级文化系统;在消极方向我们又认为,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交叉的,反主流的一种消极文化。由于人们对“亚文化”的概念的积极——消极权衡,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甚至在大众看来,亚文化就是一种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系统。

1.2 友伴群体

“友伴群体”是国内较早出现的一种概念,是指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张健,孙叙宝,1989)或年龄相仿的学生们自发自愿组成的社会化比率较大的非正式群体(王新霞,1999)。另有学者认为,友伴群体是指价值取向相近、生活情趣相投、以共同娱乐为其主要活动形式、靠情感联络起来的一种非正式群体(李芹,1991)。通过上述概念,我们可以认为友伴群体的概念较为宏观,中性,其特征有:(1)自发形成;(2)非正式团体;(3)有特定情感、需要或动机的连结。

友伴群体的形成更多的是基于共同爱好、共同个性心理特征,并且友伴网络和中心成员较为稳定。有学者认为,友伴群体是基于自我的动机与需要,中学生对友伴群体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90年代的独生子女有很强的交往需要(李德英,1992)。还有一项基于聋生的研究表明,聋生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其成员在整个网络中出于中心地位,并且聋生班级群体中互选朋友关系呈现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贺芸中,林海英,2013)。

1.3 反文化群体、灰色群体和不良团伙

还有一类概念,特指中学生中较为消极的团体,依照消极程度由轻到重划分,笔者认为,首先是反文化群体,之后是灰色群体,较严重的是不良团伙直至犯罪团伙。反文化的意义可以通过字面来理解,即与主流文化相反的文化系统,在中学生中主要体现为“反学校文化”。国外学者认为,反学校文化是价值观不同的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英国学者David Hargreaves认为,学校文化可以分为两大文化群,即学习型与捣乱型,Pawl Willis也认为,学生可以分为相对的“乖孩子”和“小家伙”(高金锋,李森,2009)。比较偏激的观点是由罗扎克提出的,他认为,反文化是同现有文化的“彻底”决裂。

“灰色群体”的概念是从“灰社会”的概念延伸出来的,谢立中在2001年针对乡村转型的系列研究中提出了“灰社会”的概念,中学生的灰色群体就是这类群体的典型: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越轨行为,但由不足至异常严重的程度。有学者认为,中学生的灰色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由在校或跨校中学生组成,内部形成亚文化,时有越轨行为发生,并与社会不良青年存在联系(杜维超,2011)。

中学生的不良团伙是较为严重的一类群体,他们崇尚暴力,对学校生活冷漠、对抗甚至产生极端破坏行为,其中的成员贪图享乐,自控力较差,常有越轨行为发生。笔者的一项500人样本(其中80.4%为城市居民,43.9%为初高中生)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6.7%的人们认为他们身边存在中学生不良团伙,多选题的结果表明,其主要特点有吸烟(84%)、酗酒(63%)、打架斗殴(90%)、违反校规(65%)、网络成瘾(61%)、欺负同学(58%)以及有抢劫偷盗行为(40%)等。

2 亚文化在积极——消极权衡间的位置

亚文化是一种在积极与消极的维度间的“弹性定义”,反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系统,而在这三种文化的关系中,形成了“好孩子”与“小家伙”乃至“不良团伙”的群体(见图1)。

如图1所示,主流文化在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反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悖互斥的文化系统,亚文化有其特殊性,其中某些部分与主流文化相交,某些部分又属于反文化,它的外延会随着积极——消极维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积极的情况下会向主流文化靠拢,消极的情况下会背离主流文化,与反文化的交集更多。

3 消极亚文化群体的形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亚文化群体是由内因、外因以及相互间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内因即个人因素,外因即社会因素。

从个人因素来看,消极亚文化群体的成员有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1)具有共同的反文化认知和情感;(2)元认知、自我监控的能力较低,具有盲从性;(3)享乐性。此群体的成员贪图享乐,道德感较差,不惜以各种消极行为而获得心理上的快乐感和满足感。从社会因素来看,消极亚文化群体成员有三种社会特征:(1)缺乏家庭支持。有研究表明,家庭支持的缺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陈卫,2009);(2)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一项关于社区的调查研究表明:某市犯罪青少年的居住环境多数比较混乱,有57.2%的犯罪青年居住地经常或偶尔发生吵架、打架斗殴等事件(任鸿恩,1993);(3)不良的人际关系。有一项对某少管所195名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表明,他们其中多数人存在着不良的社会关系(易法建,1992)。

4 结语

综上所述,亚文化的概念是一个“弹性概念”,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积极——消极认知而改变,一些中学生对亚文化的偏好是根源于个体、社会因素以及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参照群体”的不同(黄希庭,2007)。根据理论的辨析,“灰色群体”、“不良团伙”以及“反学校文化”的概念均与亚文化的概念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中学生的消极亚文化群体是一个较庞大且延续的群体,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精确定义甚至操作性定义将会逐渐完善,对亚文化群特别是中学生亚文化群体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陈群.第三种文化——“苦文化”与“酷文化”互动生成的初中生亚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陈群.当代初中生亚文化之价值取向与教育思考(上)[J].基础教育,2009:6.

[3] 陈群.当代初中生亚文化之价值取向与教育思考(下)[J].基础教育,2009:6.

[4] 郭秋月.浅谈中学生亚文化群体[J].校园心理,2009:7.

[5] 张健.孙叙宝,关于中学生友伴群体的调查[J].教育科学,1989:2.

[6] 李芹.论友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1991:Z1.

[7] 王新霞.中学生社会化的排练场——友伴群体[J].教育科学,1999:2.

[8] 贺芸中,林海英.聋校低年级学生班级友伴网络结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3:5.

[9] 李德英.“友伴群体”现象的思考[J].四川教育,1992:1.

[10] 高金锋,李森.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的类型与原因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1.

[11] 杜维超.中学生灰色群体:概念,结构与行为[J].当代青年研究,2011:5.

[12] 陈卫.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研究——从家庭生态系统的角度[D]. 中国政法大学,2009.

[13] 黄希庭.中国人的群体参照记忆效应[J].心理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