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霖
【摘 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
1提高阅读认识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是积累处理数学信息的必由之路,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使学生产生读书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可以经常对学生讲一些关于”自学成才”的数学家的故事,树立读书的榜样;也可以在教室里经常陈列或张贴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材料,对学生进行阅读刺激适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读书摘录展示等活动,这样既可检测阅读情况又可激励学生。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供阅读机会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作用,将数学阅读训练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如: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演示题一般都是老师自行朗读,边朗读边列式或计算,其实这是训练学生自行阅读的最好机会。于是我们就将老师的演示题改为学生读,一人读,二人读…….一直到读正确为止。这时的读,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好,而且这种机会也很多,几乎每节课都有,若把这些机会让给学生了。学生读的机会也就多了,读的训练自然也就得到了落实。
3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师生良好愉快的交往,可以构建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则不言而喻,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做为教学中的一环,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每一点成长,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诱导,使每个学生都发展顺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注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彼此补充,不断进步。
4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听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5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教师要善于钻研探索,教学生,要由学会到会学,这就要求注重如何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诱导”主体”学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会升华为会学,需要教师不断从教学中总结经验,探索教学技艺,从而达到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要知道,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非常关键,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良好的独立习惯还有很多,比如说写作业及时、课前预先预习、自我检查学习情况、工整书写、有独特的分析能力等。独立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推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懈。
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自学在教学中越来越明显,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起学生的动力,挖掘出学生的天赋,要求和鼓励学生们勇于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懂得自学,乐于探索、能够愉快地和同学们合作交流,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教师的硬性灌输。
6培养探究意识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实物,用眼看~看,用嘴数一数,用手摸一摸,感知什么是表面积。然后学生用剪刀把牙膏盒剪开,得到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结合实物,再说一说每个面对应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中长、宽、高中的哪一组数据。最后自己想办法算出展开图的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剪、拼,进行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自己得出结论,既经历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又感受到了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掌握了科学的认知方法,探究意识、探究能力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7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和新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使教学方法得到真正的优化,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