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护生肌内注射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2016-05-30 05:15:00王凯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护生行动导向教学教学效果

王凯丽

摘要:为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实训技能肌内注射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将80名高职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38人)和对照组(42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操作教学方法教学;试验组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即在教学前将肌内注射操作分为判断分析和操作处理2个阶段安排学生进行准备,分2次完成实训教学。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总分及操作技能得分与选择分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得出结论,行动导向教学可提高高职护生《常用护理技术》实训技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高职护生;肌内注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27-0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起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促进其形成关键能力[1]。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行动所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2]。目前行动导向教学在我国部分职业护理院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本试验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高职护理教育《常用护理技术》的肌内注射实训教学中,拟通过此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自学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我院2011级护理学专业学生80人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生。年龄18~22岁。均为高考统招生,学制三年。已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如解剖、生理、药理、微生物免疫学等学科的学习。随机分为试验组(38人)和对照组(42人),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教学方法。采用全国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材基础护理学(2版),选取其中第十二章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中的肌内注射项目作为试验内容,共包含课堂教学2学时,实训教学4学时。课堂教学由同一教师统一教学;实训课将两组学生随机各分成2组,每组19~21人,各由1名教师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回示与教师总结。试验组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提出项目或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3]。具体如下。(1)教学准备。研究者向带教教师及学生介绍行动导向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要求,取得师生的配合。试验组带教教师于实训课前1周集体备课,对实训课的教学设计、组织和要求达成统一。然后向试验组学生发放学习资料,介绍相关资料的查询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理论课授课前1周分发给试验组各学习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景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预习并且带着疑问听讲理论课、观看操作录像等。本次试验设计了2个教学任务——①判断分析。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与注射器,如根据病人的年龄不同,病情不同,卧位不同,药物的性质与药量不同,判断分析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体位及注射器。②操作处理。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列举并练习肌内注射法的操作要点,如进针角度、进针深度、进针手法等。让学生探讨肌内注射过程中减轻疼痛的方法与技巧。根据《卫生部护理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及《广西区内各级医院三基训练标准》,并结合教材制定适用于学生的肌内注射考核评分标准、自评及他评量表,并经护理专家讨论修订,于理论授课前1周分发给各学习小组。(2)课堂实训。试验组第1次实训课安排:①带教教师运用引导课文、卡片展示、头脑风暴教学法,组织各学习小组针对教学任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学习过程的疑难问题给予启发解答。②针对肌内注射操作要点的把握,各学习小组通过模拟临床工作情景、角色扮演进行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监督。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实施肌内注射操作,其他小组成员扮演患者及其家属。操作结束后由操作者按评分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及评分,学习小组成员针对操作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评分。③教师将各学习小组模拟练习中的问题汇总,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操作中的难点和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及讨论,并予以解决。随后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开放实验室自主练习。第2次实训课:①小组带教老师对每名学生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前给每名学生不同的典型病例,要求学生针对病例对学生扮演的患者实施肌内注射(注射在局部模型上)。②教师对实训课的总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完成教学任务和操作练习表现优秀的学生及考核成绩突出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组织学生填写本试验实施意见的调查问卷并回收自评及他评量表。

2.评价方法。比较两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单元考核成绩由操作考核成绩和卷面笔试成绩组成。总分为100分。其中操作考核成績占70%,为每名学生的肌内注射考核成绩;卷面笔试成绩占30%,为30道选择分析题,每题1分,共30分。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A=0.05。

二、结果

两组学生单元考核成绩比较,结果如下(见表1)。

三、讨论

《常用护理技术》是护理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好常用护理技术能为护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而在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各医学院校常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学生分组练习的模式,护生在机械性模仿教师操作的过程中容易感到内容枯燥单调,缺乏主观能动性,操作技能知识遗忘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对于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研究的热点,集中在通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进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和临床实践应用能力,但仍有一定的缺陷,实践教学内容侧重指向于抽象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护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式强调护理技能的重复训练,而护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护生的积极参与,强调护生自己动手与实践,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为20%、视觉为30%、视听为50%、自己动手或实践为90%。行为导向教学通常是采用手脑并用的方法,它可以更多地给护生做的机会,能更好地让护生消化理解[4]。

1.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操作技能。由结果显示,试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生在练习过程中接触了肌内注射相关临床问题的训练,对于操作要点的把握和临床意境的处理准确而有效。而对照组护生按传统教学要求只掌握了肌内注射的操作流程,在面对具体临床病例的处理方面显得刻板,不够灵活,应对力不强。

2.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分析能力。由结果显示,单元考核的选择分析题成绩,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卷面分析题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行动导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是有效的。针对试验组的判断分析任务,需要护生将常用护理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如解剖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知识灵活加以分析和应用。在综合分析过程中,有助于培养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6,18(12):68-69.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

[4]王洪明.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J].岱宗学刊,2006,10(2):101-102.

猜你喜欢
高职护生行动导向教学教学效果
高职护生循证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与分析
行动导向理念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24:04
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会计课堂中价值与运用
高职护生学习态度和专业兴趣调查及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17期)2016-07-27 14:13:28
高职护生参加育婴师培训优势的调查与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45期)2016-06-24 19:31:10
高职在校护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教学研究(2015年1期)2015-06-05 19:01:02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