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刚 徐海峰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在。该文先阐述了“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课程应用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 高职院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a)-015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在无形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极大了推动了经济实力的发展。“互联网+”就是在该行业的发展中应用互联网,将自身企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通过和互联网的结合,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形成资源方面的优势,将互联网更好应用到经济的发展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到来也使得教育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高职教育中更是将互联网融入其中,给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互联网为自身发展带来的优势。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不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颠覆,而是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同时使得传统教育发挥出新的活力,从而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1 “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课程应用的必要性
1.1 高职院校课程应用的需求
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随着市场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在自身的发展上要注重对自身的改革,要注重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培养出具备互联网应用能力的人才,“互联网+教育”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趋势[1]。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有新的课程改革,这种改革并不是说内容上的全新改革,重点是教育教学中观念的改革,同样顺应时代发展的“互联网+教育”也是改革一种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重点还是能够追溯到教育本质的回归,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在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就是能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课程方面的改革,推动课程的发展,能够最大化利用课程中以及互联网中的资源,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促进课程的最优化,从而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的形式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名师的在线课堂以及一些重难点的微视频等都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广阔学习空间。
1.2 学生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教育”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也为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就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教育平台寻找跟自己相关的一些就业信息或者是一些职业方面的培训以此来提升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教育”的形式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自身学习的需求。在当前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很多发展中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教育资源在分配上的不公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不公平的趋势越来越大,变现为学生的差异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自身成长中都要求实现自身个性的发展[2]。而在传统教育中视所有学生都一个水平的现象则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随地继续学习,能够满足学生在成长中的需求,为此,“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中必然的改革趋势。在教育发展中,很对基于互联网的课程面向大学、高职或者是一些培训方面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通过这些资源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学习到想学习的知识。“互联网+教育”更多的是将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教师教学时是采用互联网的形式,而学生在学习时也是采用互联网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不受互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从而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 “互联网+教育”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2.1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教育的发展不断经历着更新换代,第一代教育是以书本的学习为核心;第二代的教育则主要是编写的教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第三代的教育则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教育,当前的教育可以称之为第四代教育则主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3]。在当前的互联网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在于不能很好认识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关联,认为当前信息化的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教育,事实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则不能发挥其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在教学改革中要意识到“互联网+教育”仅仅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学习理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育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利用互联网的形式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教学,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2 注重主动参与和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应用互联网的形式要注重用户的主动参与,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满足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就需要将传统教育和互联网教育结合起来,以此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公平[4]。通过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继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通过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并能够有针对性进行查漏补缺,以此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2.3 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隨着互联网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市场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此,很多关于互联网培训的职业发展起来[5]。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进行互联网进行教学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职业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够提升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业能力,从而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3 结语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都是围绕着互联网进行的,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互联网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更多相关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更好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从而起到较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丽丽.“互联网+教育”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新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32-33.
[2] 崔永贞,康红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1):204-205.
[3] 霍海霞.高职院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228-229.
[4] 薛艳莉.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196.
[5] 赵东明.基于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教学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12(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