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引导小学生母语学习,培养人文情怀和语文素养的初级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方式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语言特点,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要求较高。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启蒙和兴趣引导是为学习打下基础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注意教学语言特点,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注意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形成重要性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重视程度,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1.语言科学规范
作为教学语言,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规范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多会将教师的行为作为自己言行的范例,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对小学生认识世界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还应当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词语表达更加准确,不说模棱两可的话,所提出的知识点要有理有据,不可肆意捏造事实或夸大事实。尤其是对诗词的讲解和阅读理解方面,要追求最准确的解释,不要将自我的看法作为绝对正确权威的看法,注意语言理解的多样性。
2.语言生动形象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来说,在教學过程中要注意其生动形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与知识的丰富性,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进行人物讲解分析的时候,要将人物刻画表现的活灵活现,在讲解自然的时候,要将自然界的神奇景色描绘逼真具体,语文教学切勿抽象,而是通过语言表达将事物灵活生动的展现在头脑当中。
3.语言具有引导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引导学生顺应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进度,逐渐实现教学目标。语言的引导性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启蒙性上,教师不仅仅要通过语言将学生引领到知识学习当中,还应当逐渐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学习语文人物的良好品德,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语言的情感性与趣味性
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都要求教学语言要饱含情感,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文字是有性感的,是灵活生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其次,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看,该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因此只有将课堂语言表现的活泼有趣才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为今后的知识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趣味性的语言也是教师形成课堂风格的必然要求,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成熟度的标准,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5.语言的艺术性
语文学科语言的艺术性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讲究语言的平实简练与科学,而语文学科要求语言的生动形象和具体,并且语文语言的理解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将语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极致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推进。教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隐喻、白描等方法进行语文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在感受到语言魅力的同时学会多种表达形式,将语文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的语言之中,这是对语文语言的实践。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注意的问题
首先,语文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普通话,避免因方言教学带来的对词义的偏差和误解,要尽量将语言词汇运用准确。其次,要注意成语的运用,有些时候成语的运用能够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但是成语的意思大多数与表面意思不同,不能够以自己的理解而随便运用,一定要使用准确得当。最后,还要注意教学语言不要过激和极端,例如在批评学生时,尽量委婉,采用暗示性的语言,避免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打击,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形成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形成能够有效推进教学内容的展开,帮助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培养人文情怀和审美志趣。对教师来说,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增添了人格魅力,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和节奏。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还能够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教学风格的形成直接标志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成熟,代表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教学内容并凌驾于教学内容之上,是个人能力与语文学科的完美结合。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来说,形成具有特点的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是教学多样化和教学创新的要求,能够顺应我国当代教学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发展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基础教育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特别且重要的阶段。它的特别性在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处于基础阶段,因此教育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考虑到小学生心智发育初期的脆弱性,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人生观的塑造都要具有引导性特点。它的重要性在于小学阶段是各个学科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得心应手。对于教师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语言特点的形成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体现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应当肩负起教育祖国未来建设者的责任,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迎合我国的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将我国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淑文.锤炼多彩和谐的教学语言风格,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0,8.
[2]赵旭静.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6,1,18.
[3]杨立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中国培训,20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