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别差异对绘画教学的影响

2016-05-30 08:04黄文怡
艺术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绘画教学性别差异生理

黄文怡

摘 要:儿童之间的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受生理和环境、教育等方面影响,这些差异对他们的影响有好有坏。因此,在素质教育阶段,因材施教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完整建立和引导儿童正确地认识他们的性别差异。绘画教学作为美术教育中的一支,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丰满人性等作用,因此探索有效的儿童绘画教学方式,将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本文在儿童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对绘画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儿童;生理;环境;性别差异;绘画教学

1 影响儿童性别差异的因素

1.1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的不同简单地概括就是染色体的不同、性激素的分泌差异和大脑的组织结构差异这三方面。在生理因素的影响上,染色体主要决定了男孩、女孩的性别,这是男孩、女孩不同的重要因素。从性激素上来看,男孩分泌的雄性激素多于女孩,女孩分泌的雌性激素多于男孩,这是生理因素方面,决定男女性别差异的本质方面。但是在儿童时期,由于其生理各方面发展都还比较缓慢,生理上的差异也不是特别明显,对于性别的认识也还不是很全面,因此主要还是教育和环境决定了儿童表现出的差异性。例如,在儿童时期,男孩接触的群体以女性偏多,长此以往,他的思维或是行为就会偏向于女性化,反之亦然。在大脑的构成方面,左脑代表着言语和抽象思维,右脑代表着形象思维的空间想象力。很多男女研究都表明,在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上,女孩的左半球功能优于男孩,男孩的右半球功能优于女孩,这也是女孩更善于语言表达,男孩更善于抽象表达的原因所在。但是这些差异也是经过儿童的成长,由大脑内部慢慢地变化和累积而来的,并不是一生下来他们在大脑的构造方面就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教学中,笔者分析出在儿童时期,造成儿童性别差异的因素中,生理因素只是决定了谁是男孩,谁是女孩的本质,但是对他们心理上,认识上的影响是很小的。

1.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这些都影响着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例如,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家庭角色的分工,对男孩、女孩的教育都会影响他们性别差异的形成。如对待女孩轻柔一点,男孩严厉一些,男孩、女孩名字的强化分别,玩具的分别,还有教育的分别化等等。

在学校环境中,老师作为儿童学习、生活的深入导向者,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也在进行着深一步强化,如会把一些更难,或是苦的工作交给男孩,而女孩则是做一些相对轻巧的事,这就在一定的基础上给儿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化,意识进行了加深,还有学习的教学上语言、行为等的不同化教育影响。

在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观念,也会影响儿童性别差异的形成。例如,男性大多被视为社会或是家庭的主要力量,影视媒体中的男女差异表现,身边长辈的语言影响,还有同辈互相学习等,都会对儿童性别差异思维产生深深的影响。

2 儿童性别差异在绘画中的表现

2.1 绘画表现中的相同性

儿童时期,更多的性别差异不是儿童本身所带来的,而是受外来化教育所形成的,因此在绘画中也并不是完全具有差异性,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他们把一些景和物都形象地概括为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在用色上也习惯性地把一个物体赋予一个固定的颜色,如画大海他们这次用了深蓝色,下次也还会用深蓝色。在绘画中,他们绘画的主题也是以一切自己喜欢的主题入手,并且可以围绕自己的主题,很好地概括出物与物周围的关系,并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且带有他们自己思维的加工,因而繪画中也包含了他们个人化的不同记号。

2.2 绘画表现中的差异性

(1)绘画的主题差异。在绘画的主题上,男孩更多倾向于物体,女孩更多倾向于代表一切美的人生。这个人生是指生活中的花草树木还有人物,而男孩子倾向于的物则是宇宙天体,海底生物以及器械等,男孩子不仅倾向于它们,且在这些身上有着持久的注意力与想象力的发挥。例如,就是描绘同样的主题——海底动物,男孩子会把海底动物的身上装上很多自己能想到的“秘密武器”,如盔甲,铁齿等,表现得更加古灵精怪;而女孩子则是用一些花朵,波浪纹等柔美的纹饰进行装饰,表现得更柔美细腻。这些常常跟长辈等对男女儿童教育的使用物和使用词语有关。

(2)色彩的倾向差异。色彩的表现上,虽然男孩女孩的用色都表现出了多样化,但在色彩的偏好上也表现出了性别的差异。男孩用色比较大胆,对比强烈,深颜色比较多。而女孩的色彩却比较平和、淡雅,喜欢用淡黄、淡粉、淡绿等来赋予绘画的物体以色彩。这也跟传统的家庭对男孩、女孩的带养和教育有关,如给男孩买衣物、玩具等,常常喜欢买深色或偏冷色的,而给女孩买则喜欢以淡色或是暖色为主,这些都使儿童从小受到感染,因此也会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

3 儿童性别差异在绘画中的教学探索

儿童性别差异在绘画中的表现有同有异,教师在绘画教学中也应该进行分析教育,因性别差异施教,让儿童在成长阶段,既具有自己性别给自己带来的优势学习,又可以学习另一性别的优点,身心都得到全方面发展。在绘画教学中,男孩子既有女孩的细腻,女孩又可有男孩的大胆与理性,这样因性实行的双性化绘画教学,让男孩和女孩分别具有对方的优点,特别是在心理上的改变,都将让儿童拥有更加坚强、平和、自信的心理。

3.1 视、听、感多元并用

男孩在绘画中更多的是理性、抽象的思维在带动学习,女孩则是感性、形象的思维。绘画课中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或是图片的展示等,将会不利于男孩的理解,反之如果只重视感官引导学习等,将会不利于女孩的理解。因此,在一堂有效的绘画课教学中,应该注重视、听、感的多元并用,既有耳朵听,眼睛看的,还有动手摸的,并引导女孩学习把抽象化的事物,用熟悉、相似物的方法形象化转变。

3.2 理性、感性的转化学习

绘画中男孩常用色大胆、思维跳跃、表现较粗犷或是理性,用色偏冷;女孩则是表现细腻,形象化,装饰化,用色偏暖。在教学中,我采用同一主题,男孩女孩不同表现方法的教学方式,去引导他们认识对方世界的美。例如,同一主题,规定男孩用线描的方式绘画,并进行装饰;女孩则用色彩,不注重细节的方式绘画,或是同一主题,男孩用暖色绘画,女孩用冷色绘画等教学方式,在绘画前通过看——欣赏,听——描述和画后讲——感受的方法,让男女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双性的思维和看待事物。因此,这告诉教师,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守的是针对性别差异特点,合理安排内容,进行差异有别的绘画教学,开放课题与同一课题的双向并行。

参考文献:

[1] Claire Golomb(美).儿童绘画心理学——儿童创造的图画世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 张妍妍.关于绘画教学中“样式化阶段”儿童双性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绘画教学性别差异生理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绘画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探析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研究
绘画, 留给孩子更多的创造空间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