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怡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明显增加,课堂气氛相对活跃,这往往是由课堂提问引起,课堂提问无论对学生、对老师还是对教学都起到推动作用,它是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的重要环节。
一、有效提问的良好方法
1.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提问,关键词是在“问”,教师用有悬念的疑问给同学设置一个“关卡”,也叫作“卖关子”,使学生急于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解的欲望。
在导课的时候设置悬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进行下面的教学。引人入胜的提问给原本枯燥的课堂增添了乐趣,学生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探求结果的好奇心蠢蠢欲动,可以促使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到具体的场景、事物和人物的对话中去寻求答案。
2.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好的提问既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又自然联系到课文主题还能启发学生思维。所以,好的提问能起到“一石激起三层浪”的效果,课堂提问可以开动学生脑筋,不断思考,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此提高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3.促进交流,活跃气氛
通过提问,分组讨论,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由于提问,师生间可直接进行语言、情感的交流,互动更进一层,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学生不再畏惧教师,会积极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沉浸在欢乐的知识海洋里。
二、无效提问的诸多缺陷
1.教师提问自问自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以“已”为中心的局面,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吗?”学生面面相觑,无人发言。教师无奈,只得自己回答。这种“老师问,老师答”的模式会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局外人,而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本身有许多开放性的提问,答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自问自答只会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回答的积极性。
2.教师提问无的放矢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维,不是为了问而问,然而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很多问题提出来只是为了调侃学生,把问题当成一个笑话来讲述。
3.教师提问难易不当
不考虑难易的提问也就是一个没有质量的提问,学生面对简单的问题,自以为无所不会。一个没有深度的问题仅仅像一杯白开水,品之无味;反之,有时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易回答,教师不加以启发诱导,而是喊起一个又一个学生,直到站起一大片,弄得学生们一个个惊恐万状,羞愧满面。
三、课堂提问的改进措施
有问题就要解决,语文课堂提问出现缺陷更是要不遗余力地去解决。结合以上对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诸多缺陷的描述,那么,对于它的改进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1.平等与尊重:提问的前提
课堂提问要讲求平等。一种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教师要放低姿态,作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感受知识的无穷力量。另一种是学生与学生的平等。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只盯着几个尖子生问问题,其他学生得不到回答的机会,纵有超强的潜力也难以发挥,所以,教师切忌偏爱某位学生。
2.明确与具体:提问的内容
教师提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并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问的内容是学生怎样回答问题、回答的怎么样的关键,因此,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明确,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
3.难易与层次:提问的要求
教师提的问题,难易要适度。问题过于简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久而久之,学生积极性受挫,不利于教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自身的能力,提问时随机应变,看到大多数学生眉头紧锁、鸦雀无声时,教师就要对答案进行提示,以此降低问题的难度,反之,如果问题很容易被学生抢答,就要临时设置难度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思维。
4.学生与教师:提问的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倡导所谓的合作性学习,就需要让学生成为主体,采取学生提问的策略。学生提问有两种:学生向教师提问、学生彼此间提问。
5.变化与多样:提问的方法
语文课堂要注意怎么问,讲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提问方法的多种多样可以增强学生回答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关键。语文课堂就是充满疑问和矛盾的地方,只有不断的提问,掌握各种提问的方法,才能扣动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的思维跳跃,从学会知识到學会怎样学知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