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与《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2016-05-30 17:35李慧聪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淮南子

李慧聪

摘要:《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所著的先秦诸子思想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且思想精湛的音乐理论专著。本文以《淮南子》与《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相似之处为切入点,结合《淮南子》与《乐记》中的共性对比二者音乐美学思想,具有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  相对性  音乐情感美

一、《淮南子》与《乐记》的背景比较

(一)历史背景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它是由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客编纂而成的。《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此中所作《内篇》,即《淮南子》,它是秦汉道家的重要著作。

《乐记》的成书年代,有学者认为该书是在汲取了先秦的思想基础之上,又经汉人的整理后形成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于西汉编纂成集。

本文所述观点,皆基于《淮南子》的先于《乐记》的事实判断,并以此作为二者音乐美学思想比较的重要依据。

(二)思想背景

《淮南子》学术思想庞杂,其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吸收先秦儒家、法家等诸家思想,具有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政治经验,构造新体系的思想特点。汉初黄老思想尚浓,该书的撰写尚未受到独尊儒术的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书中关于音乐的论述分散于各篇,音乐是作为整体论述的一部分来论述的。

《礼记·乐记》应是汉独尊儒术学术这种大环境之下的产物,它的思想除了继承自先秦的成分外,还受秦汉道家思想的影响,书中专立论乐篇章。

二、《淮南子》与《乐记》的相对性音乐美学思想

(一)《淮南子》的相对性音乐美学思想

《淮南子》认为,一个事物的美是否存在与判断的角度、前提相关,这样的判断具有某种相对性。

《泰族训》中讲到:“其美在调,其失在权。……《关雎》兴于鸟,而君子美之,为其雌雄之不乖居也;《鹿鸣》兴于兽,君子大之,取其见食而相呼也。……周公诛管叔、蔡叔,以平国弭乱,可谓忠臣也,而未可谓忠臣矣……”。此处所讲的“调”,有“适调”的含义,重点指判断的角度与前提。即只有依据了适当的角度、前提或标准,才可以对一个事物的美作出判断。此处的“权”,指一种固定的标准。如果仅仅用一种标准来判断事物的美,《淮南子》认为这是一种“失”。

《人间训》中说到:“夫歌《采菱》、发《阳啊》,鄙人听之不若此《延路》、《阳局》。非歌者拙也,听者异也……”。这正是从文化相对性的角度来谈论鄙人听雅歌《采菱》、《阳啊》不如听《延路》那类歌曲的演唱更熟悉更相符,且鄙人会从熟悉的音乐中得到更多的美感。这并不表示说唱《采菱》的歌者唱得不够好,而于听者而言,相对更熟悉他们自己生活中像《延路》一类的歌曲,这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结果。

(二)《乐记》的相对性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中提及了审美心理感受的不同层次,从听觉感知角度提出,人对于音乐和动物对于声音的感知是不同层次的认识。

《乐记》中讲到:“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只懂得声音不懂得音乐的,是禽兽。只懂得音乐而不懂得乐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理。“声”、“音”、“乐”是相对而言三个不同的层次,与之对应的听着分别是“禽兽”、“众庶”、“君子”。 从这一论述看,其音乐审美心理感受的最高层次是“知乐”,这也体现了音乐美学思想的相对性。

三、《淮南子》与《乐记》的音乐情感的体现

(一)《淮南子》中的音乐情感美

《淮南子》在强调,把握音乐美是来自于技术的学习之时,它的着眼点,最后是在音乐中寻得精神情感的表现,这也正是音乐美的最后实现。

《缪称训》中讲到,“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则凤麟极矣,言至德之怀远也。……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于其美也,金石丝竹,助而奏之,犹未足以至于极也。……宁戚击角而歌,桓公举以大政;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涕流沾缨。歌、哭,众人之所能为也。一发声,入人耳,感人心,情之至者也。”这段话中强调,艺术美的表现在于“文情理通”,由此“则凤麟极矣,言至德之怀远也”。此处的“文”是“情”的音乐表现形式,只有内在的“情”通过外在的“文”完美地表现出来,例如:“歌”、“哭”这种在音乐在情感的表现上,做到了“一发声,入人耳”,就能够“感人心”,具有不同凡响的感染力,这也是“情之至者也”的一种音乐美的表现。

《淮南子》还指出:“歌之修其音也,音之不足于其美者也,金石丝竹,助而奏之,犹未足以至于极也”。这便是在说,只有“音”这种技术层面上的表现,是不能够达到音乐美的表现,再加上宏大的乐队的伴奏,那也是无法被称为美的。《淮南子》所讲的“情之至者”,说的就是音乐情感表现上的感人至深。

(二)《乐记》中的音乐情感美

《乐记》中所述的 “心”(情感)、“声”(音声)、“音”的关系,是《乐记》中发挥较充分的音乐思想中的一个方面。这里的“心”和“声”主要是指人和外在事物接触中所产生的多种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它不仅仅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同样也是生理与心理的整合。音声,是指音乐的印象运动形式,它是指表现对象具一定情感性质的“心”。

《乐本篇》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正通矣。”这段内容不但说明了情感是产生于“心”对外物的接触,并且通过乐音,有组织和相呼应的变化,表现为具有情感特征的音乐。《乐记》在音乐审美实践中建立了音由人心所生,则由声可以知情,情感于物而生,则由声可以知政的一种逻辑关系。

《乐记》中还指出了,“心”“声”关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关系。在《乐本篇》中:“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啤以缓……”。有什么样的心情,其所发音声就有什么样的情感性质。这里是讲“心”对“声”的作用。《乐言篇》讲:“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啤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这里是讲“声”对“心”的反作用。

《乐记》中:“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不可变者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着重强调了音乐所变现了的人的真情实感,这对于人心而言,是避免不了的,是极具感染力的。

参考文献: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上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萬叶书店印行,1952.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4]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0.

[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7]王琴.《乐记》美学范畴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石蔚.《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管子学刊,2002,(01).

[9]李成.论《乐记》的美学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04,(02).

[10]姜开翔.《乐记》美学思想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04).

猜你喜欢
淮南子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
日本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
嫦娥奔月
淮南子眼中的“美”与老庄道家的“合而不同”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丰
《淮南子》汉语言文字研究综述
回顾、反思与前瞻
——两千年“淮南子学史”纲要*①
从齐学研究角度看《〈淮南子〉道论研究》的创新
传承与转化:《淮南子》核心价值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