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6-05-30 10:48:04余坚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余坚

摘    要:从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一直是一门重要的主科。如何做好这一门主科的教学,阅读是关键。阅读教学是打开这门学科的必要手段,从我们预习课文,复习课文可以看出,阅读是熟悉全文最直观的办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能力好坏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课堂思考并且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同样的一篇文章如果由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阅读在平时的学习中起到全文通读,了解文章大意的作用。在日常的考试和中考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一篇文章理解不同,回答问题的答案也会不同,所以阅读对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语文老师就要从各个角度和层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使用更好的学习方法,不断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一步步具备最佳的阅读分析、概括、问答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是语文成绩。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在一节课中受益良多时会不知不觉的就发现一节课已经结束了,有时甚至舍不得下课,这就是授课的语文老师“功夫到家”的最好见证了。导致学生有这种感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讲课“有趣味”,学生听得认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知不觉一节课就结束了,这种学生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教师授课内容学生也全部记录在脑中了,教学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学生来说,新鲜的有意思的东西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带有疑问想探知真像的心里作用下,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容易被自己接纳,而且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长久。从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来看,基本都是老师介绍作者背景信息之后开始泛读全文,如果文中有没见过的生僻字词就给学生讲解拼音及字词含义。整个文章这样看下来一遍后让学生自己默读几遍知道个大概文章含义就把各个自然段开始分层,分成几个段落来学习。段落分完后就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概括段落大意,具体的分析每一段的中心句和总思想,最后总结文章中心句和中心段落总结生字词等。这似乎成了语文课堂上的必须流程,长期这样教学下去只会让学生对语文市区兴趣,认为只要自己按照这个模式也能自己学习。要想消除这种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老师必须马上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学校兴趣。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主导地位放在次要,以学生为主展开教学,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课堂的引入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让学生猜猜作者名字和背景,或者是举例一些著名的景点遗址引导学生猜测作者身份背景等,用这种课堂互动的模式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阅读内容中的重难点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的猜测来引导他们,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展开激烈的辩论等等来议一议文章中心等等,让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良好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对于所有课堂上的学生活动,联想、猜测、或者是提问正确的同学及时给出表扬和鼓励,激励他们更大胆的联想学习,对于错误的同学也要更多的鼓励他们参与到讨论中来,让学生保持这种带兴趣的阅读学习,提高阅读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也叫教师,寓意就是教书育人。但老师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在学生身边给学生教予知识,所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课上,语文老师不能只以完成教学目的和布置课堂课外作业为目的,这些只能看到学生在量的上面完成了任务而忽略了质的真正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生字词和找出了文章中心思想,老师应该更在意学生是否能自己发现这些重难点,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一次次的经验中总结学习方法。这些让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进步的过程,是老师花再多功夫都没法教出来的,这需要学生自己通过一天天一次次的经历来累积学习,这就充分体现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循序渐进。作为老师,对学生的自学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对阅读的自学能力得到更好更准确的提升,少走弯路。

1.生字词多查找

生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碰到不认识、不会念、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自己先标记出来,课前或课后可以一并查阅一些工具书或者是问老师和同学来知道这些词的含义和读音。这样一并查找生字词不仅能节省学习时间,而且学生自己动手能更有成就感,珍惜得到的知识。

2.多读文章培养语感

阅读多的人语感一般都会比常人好一点,反言之,语感培养好一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是绝对有益无害的。语感就是当看到一段文章时直接迅速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是重要任务,在阅读时,老师可以泛读全文,或者用录音给学生播放全文,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示范标杆为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正确流利并且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是很重要的,教师尽量不要给学生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认真的读好文章,培养语感。

3.多思考文章深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决了生字词的阅读障碍,培养了语感,剩下的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多思考文章深意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明白记叙文中写了什么事什么人,用了什么描述手法;而阅读议论文时就要想想文章的中心思想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观点;说明文中最主要的是说明对象和事物特点、如何说明。这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候积极思考,总结各种文体的表达类型和文章中心,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老师不断在学生身边辅导鞭策,让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方法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兴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