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

2016-05-30 13:44:48闫禹徐晓风
北方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消费文化

闫禹 徐晓风

[摘要]与消费社会同生共长的消费文化,对人们的消费理念、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带有明显消费主义特征的消费文化,使消费者往往把消费品彰显自身价值的符号,对消费品、消费品的追逐体现为对符号的追逐。由此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不但异化了消费本身,而且昭示出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文化,必须为消费文化注入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关怀提升消费文化的层次。

[关键词]消费文化;人文缺憾;消费社会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6)02-0151-04

与消费社会同生共长的消费、消费文化及其相关的各种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鉴于日常消费中种种理性欠缺的行为,以及各种不健康消费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已有诸多学者分别从低碳环保、绿色消费伦理、符号消费、消费异化等诸多视角,进行了剖析或批评。然而,笔者认为,这些研究似乎对消费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缺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说,当代国人消费文化中的各种屡遭伐挞的非理性、不健康现象,产生原因之一是人文精神的缺乏;当代中国消费文化中最大缺憾是人文缺憾。

一、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及其表现

1遭遇尴尬的人文精神。消费社会,消费往往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各种商品、消费品,除了价值、使用价值,符号价值及其意义越来越被人看重。许多时候,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商品时,优先考虑的是符号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退居次席,甚至疏离符号价值与价值、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当代社会消费文化符号学意义凸显的流行文化——突出符号价值的消费文化。这种文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营造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消费品的符号价值,试图通过消费、消费品表达自己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原本与物的消费并无直接关联的内容左右了消费行为或消费模式。物的消费本身即是一种符号消费,属非物质层面,各种物的消费实际上包含符号的消费,但物质层面与非物质层面的关系,是必须正视的。或许没有理由认为,符号消费完全主宰了消费文化,但对符号价值及其消费的追逐,实际上异化了消费的本真,异化了消费品、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还会意识到,无论是对符号价值意义的看重,还是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都从不同层面折射出当代消费文化浓重的感性色彩,即许多消费行为过程是感性的——为消费而消费,目的也是感性的——在乎的是符号价值,并非使用价值,追求的是类似一掷千金般“潇洒”的表征;消费者对各色商品、消费品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感性层面,只是对物——商品消费品外在的理解,获得的是一种平面化快感,甚至是一种扭曲了的占有欲望;通过消费品表达自己的身份、地位的消费行为,甚至仅仅为了显示富有,消费“符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①。关于时下消费文化的感性色彩,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对商品、消费品使用价值——物的功能及其实用性的淡漠。此即人们议论纷纷的对商品、消费品符号价值的追逐。如此一来,商品、消费品的符号价值遮蔽了使用价值,使用功能被人为地忽视或弱化,符号成为一种建构机制,酿造出一个物质至上的乌托邦。过分感性的消费不仅消解了消费本身的意义,更主要的是人们一贯倡导的人文精神遭遇了尴尬。人文精神主导下的消费不应是感性的,不应以物——商品、消费品——的符号意义为取舍,更不是追逐物的符号价值的乌托邦。要求每一位普通的消费者以人文精神拷问自己的消费行为是不现实的,但营造带有人文精神的消费文化,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消费者的义务。众所周知,消费活动、消费行为是社会活动、社会行为,社会活动、社会行为永远离不开人文精神的主导。因此,主张消费文化注入人文精神,旨在倡导消费者消费过程中,减少一些感性色彩,增加一些理性选择,会使消费趋向合理与健康。

2人文关怀的淡漠。在时下消费文化中,更多地“被弘扬”的是为消费而消费,激发的是无尽的消费欲望,消费者似乎并不顾及是否应注意对消费行为的某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本身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且一定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文关怀。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亦是如此。在消费及其消费文化中,人文关怀不但会使消费趋向理性,而且会表现出对消费及其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学术界有人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代际关怀”的消费理念,目的是告诫消费者,消费从根本上说是对资源的消费,而且许多资源不可再生、不可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不言而喻,因此,西方学者特别强调:“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1](p. 87)今人的消费必须考虑代际公平,不可以“寅吃卯粮”。就这层意义而言,当下国人诸多不健康、不合理的各种消费,某些近乎疯狂的消费,考虑的仅仅是眼下占有欲的满足、短暂的快感,是一种对物的占有。时下,国人许多消费行为本身并不是由于需要或对使用价值的需要,而是对物的符号意义的追求或奢望。于是,在诸多消费行为中,商品、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并不被看重,反倒是符号意义得到了过度张扬,各种消费品所代表的所谓“意向”被前所未有地强调,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消费本身是对物——消费品——的占有、使用与消耗,即是对某种、某些资源的占有与消耗。当消费成为生活、生存必需时,各种消费是合理的或是趋向合理的,人文关怀自然囊括其中。而当感性、心理或欲望满足、符号价值左右消费行为时,则不会顾及资源、环境等与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人文关怀自然会被弃置一边,遭遇淡漠。

3以人为本理解上的种种误区。文艺复兴以降,人本精神得到上升趋势的发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涉及消费行为、消费文化,应当倡导怎样一种以人为本的消费理念;或者说,在消费过程中怎样理解以人为本,却值得认真反思。就当下各种消费行为而言,对以人为本曲解多于正确的理解,认识误区多于理性的解读;甚至可以认为,非理性的种种理解层面的误区成为引导消费的信号。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各色消费品是“无条件”为人服务的,只要手中持有能够满足消费欲望的货币,任意挥霍、“潇洒”即是以人为本;许多消费行为为符号消费所决定,随之而来的是饱受诟病的“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挥霍性消费”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至少可以简单归结为两方面的后果:其一,消费过程中的个性张扬,并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只是某些欲望的满足;其二,人与物——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许多时候被人为颠倒,消费既是过程,又是目的,消费者往往被消费品、琳琅满目的商品的符号价值意义所累;为数可观的消费者,对商品、消费品的购置,往往并不是出于对使用价值的需要,而是对符号价值的追逐。正如鲍德里亚所形容的,消费者受到了物的包围[2](p.1)。因此,媒体和舆论每每抨击的各种狂热的、“任性的”消费,与以人为本的本真意义相去甚远,只是使人成为商品、消费品符号价值追随者,背离了人文价值层面的以人為本。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在消费者——货币持有者愈加“任性”地消费时,不是在接近自我,反而是在逐步远离自我,逐步与以人为本疏离。原因很简单,许多消费者过分张扬、追求的“潇洒”不过是商家与媒体联手布下的消费陷阱——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时髦、流行、新潮,把商品、消费品打造成符号,营造了永远推陈出新的符号表象,消费者被动地听任摆布,所谓“个性消费”只是在他人“设定”的范畴之内,自掏腰包,实现了自我的炫耀,消费成为时下某些人炫富的最佳方式。如此消费理念、消费模式不仅在异化消费,还异化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关于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遮蔽,不妨换一个角度简单界说。众所周知,在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气候变暖等热门“关键词”为大众所熟知时,“人类中心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批判,人们渴望生活在一个环境友好、生态友好的世界里,并不希望“人定胜天”。同理,当“人类中心主义”屡屡遭到批判时,也不应成为消费行为的圭臬;消费过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应当受到批判。关于消费行为、消费过程对以人为本的误解、曲解,可谓俯拾即是。姑且不谈各种带有炫耀色彩的奢靡消费,即便是普通消费者也怀有“我有钱,我愿意”等消极心态,仿佛人作为货币持有者,理所当然拥有了支配、消费自然资源的“权力”,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由此可知,消费行为、消费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最大误区与曲解即是“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因此,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等视角考量,国人在建构新型消费文化过程中,摈弃“人类中心主义”是必要的,必须强调,人各种消费行为都是在给地球、环境增加压力,这种压力越小越好。还应当看到,当下流行的消费文化不会给以人为本及其实现创造条件;相反,却是在消解人的主体性,使人在异化的消费中远离自我。

有人认为,当代社会的消费既是物的消费,也是文化的消费。此种说法是否严密,有待进一步商榷。在消费社会,消费文化几乎成为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文化,且是一种影响力难以低估的文化:既具有“潜移默化”的能量,也可“明目张胆”地“促进”消费。面对时尚、冲击力非常强的消费及其文化,现实生活中是关注“被文化了的”消费,还是选择“被消费了的”文化,显然前者的意义大于后者。也就是说,面对五光十色的消费及其文化,不应当主张“尽情地”、毫无节制地释放对文化的消费,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使消费真正体现文化的意义。诚然,从文化的视角议论消费有多重路径,但我们更看重消费文化的人文内涵。因此,为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消费理念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使我们的消费文化凸显时代特征的文化,既是努力的目标,也是当下必须付诸行动的时代要求。

二、人文缺憾的解决之道

1和谐。没有和谐内容的文化是我们应当改造乃至摈弃的文化,让消费文化彰显人文色彩,才是真正的文化模式乃至消费模式。此处所言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个体心灵的和谐——各种消费不为符号意义所左右。不应过分强调人是自然物的主人,但也不能因符号意义和对符号的追逐,使人成为物的附庸。倡导当代消费文化的和谐内涵,一个根本原因在于,鲍德里亚指出的消费异化。异化的消费决定了消费文化的异化,这种异化的消费文化恰恰是一种远离和谐的文化。因此,矫正这种异化,和谐是核心内容。在此,有必要首先强调人与物之间的和谐——人与消费品之间的和谐。消费者消费过程中过度在意符号价值,忽略物的实用性、消费品自身的使用价值,往往带来消费的浪费。消费者会因过度在意符号价值忽视价值、使用价值,导致不必要的消费,进而导致“浪费型消费”。这种浪费不仅是个人资财的浪费,更是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有限性提醒人类,爱惜、保护资源人人有责,且应贯彻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消费本身即是消耗各种资源的过程,满足基本生活与生存需求的消费是合理的,那些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使用价值的种种以符号价值为表征的消费,则是对资源的浪费,属典型的浪费型消费,是不合理的。我们主张和谐消费,不仅因为当下国人的许多消费带有太多的“不和谐音符”,各种消费的“不适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问题所在。这种“不适度”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整体上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与环境、生态的“不适度”;个体消费背离基本需求的“不适度”。前者指的是,“消费主义”来势汹汹,热闹非凡的消费浪潮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前所未有;后者则是指,各种奢靡、不切实际的消费,远远超出基本需求的消費要求,符号左右了消费的过程与目的,“决定”了消费者的需求。无论前者,抑或是后者,都与和谐背道而驰,所以,倡导和谐,必须使消费接受“度”的规约。

2人文关怀。在一个处处强调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社会里,消费行为、消费理念中包括人文关怀是题中应有之义。涉及消费文化的人文关怀,有必要关注当代消费文化的审美化特征。消费与审美的结合除了体现消费文化的品位,一定与生活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然而,时下消费文化的审美是异化的,有时甚至是扭曲的;消费文化许多时候缺乏审美意境,摈弃了厚重和咀嚼,难免流于平庸。“审美泛滥是大众消费文化突飞猛进的必然结果……商品本身倒在其次了”[3](p.3)。因此,应当改变时下人们对消费审美的感性化、平面化乃至平庸化的理解,使人们对消费审美、消费文化中的审美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主张消费文化凸显人文关怀,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告诫消费者加深对自己消费行为的理解,使自己的消费行为既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也符合消费伦理和道德规范。当下国人的消费文化中,贯穿着太多的“消费主义文化”,“消费至上”扭曲了一些人的价值观,那些不切实际、不符合国情的“超前消费”、满足表现欲望的奢靡消费等,都属于对消费伦理的背离。一种背离消费伦理的消费文化是不可能具有人文精神的。因此,主张当代消费文化向人文关怀回归,一方面有助于新型消费伦理的重构;另一方面,凸显人文关怀的消费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雅文化,是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

3合理的人文价值取向。鲍德里亚在讨论消费社会时,强调了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2](p.2)。此处的“物”无疑指的是充斥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品、令人应接不暇的各色商品。人们之所以为“物”所包围,社会之所以为“物”所充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是生产落后于消费,而是消费落后于生产;也就是说,生产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还有较多的剩余,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费行为持批判态度是必要的,但并非是倡导限制乃至缩减消费。至于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是一个颇费思量的话题。显然,因噎废食是错误的,放纵消费也应受到批判。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无孔不入的消费文化,时时刻刻承载、传达着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消费伦理的各种信息。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表达的是“正能量”的价值判断,且不为符号所左右,会带给人们合理、健康向上的消费模式。反之,不健康、“亚健康”的消费文化尽管没有完全遮蔽“正能量”,但对人们消费行为“负激励”效应也有目共睹。消费文化中人文价值取向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能够告诉人们消费与生活之间的真实意义。因此,提升消费文化中人文价值取向,不但是对真善美的张扬,而且能够使消费文化提升档次。还必须看到,我们的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整体消费水平尚未达到使绝大多数消费者“挥洒自如”地“尽情”消费的程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倡导“节约型消费”既是理性的消费模式,也是消费文化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

4消费文化的公共属性。消费文化的公共属性可以通过如下三个方面予以解说:一是消费文化关注的对象具有公共性;二是消费文化的引导功能、导向作用具有公共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消费行为明显是私人行为、个体行为,但消费文化却一定带有凸显自己的公共属性一些学者专门讨论公共消费问题,但这些学者所议论的公共消费与消费文化的公共性是两回事。公共消费专门研讨属于“公共事业”的各种消费,而消费文化的公共性,主要指向个体消费、私人消费与消费文化的关系。;三是消费文化生成于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消费文化的公共属性说明了文化与生活本身的直接关系,使与消费者没有发生联系之前的各色商品具备文化的意蕴。正是这种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除了关注商品作为物的使用价值、实用价值,还会考虑到商品所承载的文化符码。尤其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文化直接影响、左右着人们对商品、消费品非实用性以外符号价值意义的追求与看重。然而,文化的公共性要求文化对社会、对公众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或者说,只有释放正能量为主的文化的公共性,才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文化。

5无可或缺的人文内涵。无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有何种解说,文化本身层次分明,高雅文化受人青睐,低俗文化遭人鞭挞。也许没有理由认为当今的消费文化是低俗文化,但消费文化的低俗化或远离高雅的趋势,可谓有目共睹。消费文化的高雅与低俗,绝不仅仅是对某种文化的接纳,因为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影响消费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屡遭诟病的种种不健康甚至属于堕落、疯狂的消费行为,已经折射出消费文化的低俗化、“去高雅化”倾向,揭示了消费文化的人文缺憾,也降解了文化的孤傲与超越。对于遏制消费文化中的低俗化倾向,学术界已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然而,笔者更倾向于为消费文化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使消费文化成为彰显人文关怀、人文理念的文化。人们对时下消费文化的种种批评,表达出对消费文化脱俗入雅的某种期盼。提升消费文化的层次、人文精神、人文理念等,应视为较好的选择。离开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的文化不可能高雅与去俗;反之,对低俗、媚俗文化的抵制,最佳路径则是免除当下消费文化中的人文缺憾,使消费者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感性;多一些对高雅文化的认知,少一些审美的异化。

消费文化不能完全决定消费模式及其价值取向,但消费文化的引领与导向作用是不应忽视的。在消费社会,人们的日常消费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物的消费,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各种消费行为反映出人们的消费理念、社会风尚等。同时,商品自身也不再仅仅展示使用价值或物的属性,被人为地注入文化的屬性。之所以强调消费及其应体现人文与人文精神,归根结底是因为所有的消费及其文化都是以人为核心,都是人的行为和文化。学人熟知的《消费社会》及其作者鲍德里亚,超越自己的前辈,并未仅仅停留在“物/人关系”层面,而是看到“物/人/符号”三者之间的关系[4]。笔者认为,鲍德里亚这种消费关系设定的合理性在于,人是这一关系模型的核心。人“夹在”物(消费品)和符号之间,但不等于人失去了主动性和主体性。在消费社会,消费者总会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品,消费文化多元化,消费模式多样化尽在情理之中。然而,无论怎样多元或多样,人的理性选择不应遭到泯没,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应被淡漠,消费文化中的人文内涵应得到强化。

三、结语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消费模式、消费机构等最终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个人收入决定的。如今,国人手中拥有了更多的用于消费支出的货币,但如何消费、怎样消费,消费文化的引领作用不可漠视。富有人文色彩的消费文化及其建构,对于倡导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人文气息的消费文化,会告知人们什么是高质量的生活,教导人们什么是知性和理性的消费,使消费不但合理,而且更趋向以人为本原则。

[参 考 文 献]

[1][英]齐格蒙格·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11).

(闫禹: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徐晓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责任编辑 冒洁生]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消费文化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人民论坛(2016年33期)2016-12-27 16:48:24
新形势下产品形态符号发展趋势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02:16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中国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8:20:47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38:02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44:12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13:01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46:53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