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骞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显得单一,而生成性教学法的提出及实践,改变了传统单向、静态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主动积极,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下面作者就生物生成性教学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生物;生成性教学;实施策略
生成性教学正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构建,教师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法为切入点,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计划,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显而易见,学生更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生物课堂,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而生成性教学的引入,无疑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性。
一、充分预设,准备生成
任何一堂课堂教学需要预设、生成两个阶段,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认知,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同,因此,老师的备课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着重考虑如何去因人而异的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点,预设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做是教学的参与者和生成者,使师生在动态的互动关系中,愉快的完成教学。比如生物课当中讲到《细胞分化》小节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细胞的相关常识,对胚胎发育也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及平时的学习成绩情况,还有相关的综合素质等因素。再如生物课中对《DNA分子结构》小节需要老师制作课件、设计表格,可先让学生自学DNZ分子结构是怎样被发现是双螺旋的,其主要有些什么特点,然后分组讨论完成表格,由于预设到学生在自学讨论过程中有可能不太准确,老师则可动态设计课件进一步进行讲解,再重新进行讨论、修改。这样,在动态、互动的教学当中,准确有效的生成了DNA分子结构的新知识。
二、设计情绪,引导生成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要教授好他们知识,需要情境去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每个人的热情,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才能使师生更像是一个团队,去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发掘学生兴趣爱好,引导生成。比如,在讲到《需氧呼吸》小节时,可通过人们一日三餐的食谱引入,然后请学生到讲台上结合实际的讲解食物中的能量转化,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台下进行提问,通过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不断的创新中,老师也可发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分析、观察、语音组织表达能力,而老师则在师生交互的作用关系中,不断反思、修正预设的预案,打破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制造教学“冲突”,促进生成
在生物生成性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当天的授课情况,为突出重要的知识点,选定冲突目标,确保目标突出,可辩,让学生在互相辩论的过程当中,学习到该学的知识,同时锻炼思维、语音组织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要设问:为什么生物组织中颜色较浅的有利于实验分析,而颜色较深的会影响实验结果。再如,分析蛋白质时,要设问:煮熟的鸡蛋蛋白质是否变性?既然变性,为什么还能发生颜色反应呢?诸如此类,通过制造冲突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制造冲突后,学生往往会旁逸斜出,不按照老师预设的方向走,甚至会出现很多迥然不同大胆的想法,老师则需运用矛盾科学的方法推波助澜,巧妙点化,并且要敢于和学生共同探讨,促使生成理想的课堂效果。
四、巧妙运用,提炼生成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学生是有独立思考的生命,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或探索者,所以通过生成性教学的应用,使全体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慢慢的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达到有效的效果。同时,老师要注意发掘每个人身上的亮点,特别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促使整个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当中进行。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弱点,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对于该褒奖的要表扬,而对于相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帮助引导其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主动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每一个人能体现出他的价值,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更好的参与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虽然生成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它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值得推崇的一面,也有其比较短板的地方,所以,教师在生成性教学当中,应该有机同传统教育结合起来,继承发扬传统教学科学合理的部分,在和谐轻松的氛围当中,高效实现的教学效益最大化,全面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任秀梅.浅议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29):62.
[2]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課程·教材·教法.2006(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