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类教指委课题组
摘要: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趋势,对高校教材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总体上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教材建设和选用大多定位于应用型,普遍建立了专业教材选用与管理制度。同时,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也面临诸如教材创新滞后于财税改革步伐、高质量成果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严重、教材编写缺乏校际协作等问题。建议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尽快启动学科基础课“财政学”大纲的编写工作,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建立财政学类专业教材信息库。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教材选用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科与专业内容的体现,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教材内容的时效性、一致性和适应性对高校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和选用直接关系到地方财经类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财政学类专业在我国属于传统专业,特别是在财经类院校中受重视程度较高,因此,在教材建设和选用方面相对较成熟,但由于财政学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加之专业教材种类繁多,编写质量良莠不齐,供给与需求脱节等原因,教材建设和选用问题仍然困扰着财政学类专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分析财政学类专业教材的建设与选用,对提升财经类高校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高校教材建设一直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1988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布了《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明确提出教材建设要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2011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5号文件),指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要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适应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大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体系。因此,加强教材建设是实现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保障:教材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编著者所在学科专业学术水平,加强教材建设有助于提高财政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同时,地方财经院校财政类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证明,加强教材建设有助于提升财政类课程质量水平。
面对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样化趋势,如何做好教材建设工作,是摆在教学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强化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和选用研究,提高教材建设和选用质量,根据财教函(2015)4号文件精神,我们受全国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承担了“我国地方财经类院校财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子课题“教材建设与教材选用问题研究”,对财政学类专业的教材建设和选用开展了较为深入的专题调研。
一、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现状分析
1.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门类较多,教材建设和选用普遍定位于应用型
国内各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较普遍地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但由于人才培养方向和要求不尽相同,使得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涉及的核心课程也不尽相同,涉及的课程门类较多,调查显示,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所涉及的核心课程主要有“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国家预算”(或“政府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地方财政”“西方财政理论”“公债管理”“中国财税史”“中国税制”“税务管理”“国际税收”“政府采购”“纳税筹划”。除此之外,部分院校还开设了“预算会计”“公共支出分析”“非税收入管理”“比较税制”“财政专题研究”“社会保障”“税务稽查”“专业英语”等。其中“财政学”和“政府预算”是各地方院校财政专业的共性核心课程,“中国税制”和“税务管理”是各地方院校税收专业的共性核心课程。与此同时,由于大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直接影响着教材的使用,重点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使用的教材多以国外原版教材或国外引进教材为主,如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使用的教材是哈维·罗森的《财政学》,复旦大学使用的是吉恩·希瑞克斯、加雷思·D.迈尔斯的《中级公共经济学》;而地方财经院校并不强调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多使用国内教材或自编教材,如很多院校使用的是陈共教授编著的《财政学》。
2.绝大多数地方财经类院校制定了专业教材选用与管理制度,教材选用权主要集中于主讲教师
教材选用需要建立相应制度进行规范管理,调查问卷显示,36所有效问卷调查单位中,有31所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教材选用制度,占被调查对象的比重高达86.11%。一般实行学校、学院(部、中心)二级管理体制,即: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教材建设与规划、教材的汇总与订购、教师与学生教材的使用以及教材样本库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部、中心)根据学校及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预订计划,审核选用教材的质量,提出选用教材的建议。同时为了保障择优选用教材,学校开课一般使用国家“优、统、重”教材,比如“财政学”在大多数财经院校属于经济类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优先使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推荐的优秀教材、各部委统一规划编写的教材、国家重点大学出版使用的教材。
在所调查的地方财经类院校中,财政学类专业教材选用权在主讲教师的院校占比为77.77%,也有少数院校专业教材选用权分布于课程组长、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
3.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选用标准不一。教材立项等级成为影响专业教材选用的主要因素
在所调查的地方财经类院校中,大多数财政学类专业在专业教材选用上均设置了相应标准,但标准不一,其中33.33%的被调查院校将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作为选用标准,22.22%的被调查院校将省级精品(规划)教材作为最低选用标准,22.22%的被调查院校将校级精品(规划)作为最低选用标准,教材立项等级则是影响各高校选择财政学类专业教材的主要因素,其他影响因素有教材适用性、教材内容和主编的名气。
4.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自编与选用自编教材比较普遍,但院校间差异较大,编写积极性不高
调查问卷显示,75%的被调查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使用自编教材,并呈现办学实力越强其选用自编教材门数也越多的特点,最多的院校使用8门自编教材,大部分高校选用自编教材在3门以下。大多数自编教材编写获得立项支持,其中获得国家级立项支持的院校占30.56%,获得省级(市)级立项的院校占38.89%。
调查结果还显示,由于市场可供选用的教材多、学校相关制度限制和教师水平等原因,教师编写财政学类专业教材积极性总体不高,具有编写积极性的院校占比仅为36.11%。选用自编教材的高校主要用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只有极少数高校用于实践实验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选用自编教材最多的前五位课程分别是“财政学”“中国税制”“税务筹划”“税务会计”和“国际税收”,占被调查院校比例分别为66.67%、50%、、25%、16.67%和16.67%。专业实验课程会使用教材的院校占到被调查院校比例为63.89%,会使用自编讲义院校比例为52.78%。另外,还有少数课程如“政府预算”和“公共经济学”使用外编教材比例偏高,分别为90%和95%,其中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为12%。
5.财政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选用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比例差异较大,但使用比较稳定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开设的“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和“税务会计”四门核心课程选用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的比例分别为43.24%、30.56%、33.33%和8.3%,差异较大,这与国家教材立项数量有关,其中“财政学”的国家教材立项数最多,而其他课程对应教材国家立项数较少。从教材使用情况来看,被调查院校四门课程同一教材的使用年限都在5年以上,使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规划)教材年限更长,可见,地方财经类院校对选用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6.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保持一致性
调查结果显示,85.48%学生认为所选用的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和课程教学内容高度一致或比较一致,较高程度达到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这一方面说明,地方财经院校财政学类专业的教材选用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相衔接,为保障财政学类专业学生课程学习和专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反映本校推荐教材的契合度,由于绝大多数同学购买了学校(即主讲教师)推荐的教材,因此会保证所选用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的一致性,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7.财政学类专业教材总体上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认同度较高
调查结果表明,97.58%的学生认为教材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学习需要,而认为不能满足的调查学生比例仅为2.42%,表明地方财经院校在财政学类专业的教材选用和教师教学工作之间达到较高的一致性,总体上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对教材的需要。其中,83.06%的学生愿意选择和购买学校推荐的教材,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认可学校和老师对财政学类专业教材质量的把关。而教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占86.5%,不满意的比例占13.5%,说明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基本上能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需要。
二、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与选用存在的问题
1.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难以在教材中体现
目前,财政学教材的思想体系还是借鉴西方体系,对中国现实以及改革实践缺乏解释力。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财政理论与中国实践脱节”的占到90%,认为“不能反映最新政策变化”的占80%,认为“理论和概念之间逻辑关系不顺”的占60%。财政现实问题需要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解释,传统的财政理论己不能解决现有问题。尤其是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速,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现有的西方财政理论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
2.教材建设投入不足,教材创新滞后于财税改革步伐,高水平成果偏少
长期以来,各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十分严重,科研导向和激励往往导致教材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体现在政策资金支持上,也体现在教师精力的投入上,大多数院校没有将教材编写成果纳入考核、职称晋升成果范围,难以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导致财政学类专业高水平教材数量偏少。调查结果显示,财政学类专业教材中获得国家立项教材种类很少,而获得国家立项的学校也很少,即使是省级立项的教材也不多,地方财经院校获批省级以上立项的教材则更少,尤其是实验教材,种类和质量都堪忧,现在高校越来越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很多普通财经高校主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部对实践教学也有规定即“实验课程占学分不得低于全部学分的15%”。所以,很多高校设立了相应的实验课程,财政学类专业中实验课程主要有“税务管理”“国家预算”“资产评估”“中国税制”等。但是实验课程教材编写滞后,不受重视,无法满足实验课程的需要,导致很多实验课程流于形式。教材建设投入不足,高质量成果偏少将严重制约财政学类专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教材创新滞后于财税改革步伐,教材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从规划、立项、编写到出版发行,需要较长的周期。而我国现阶段财税制度又处于变革之中,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在教材中及时反映科学理论和财税改革新情况,及时补充财税改革新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制度动态,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财税制度改革、发展水平同步。而现实中的教材建设跟不上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由于教材更新不及时,对于财税制度改革新知识的补充,完全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决定,这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随意性。
3.教材编写质量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教材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性差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出版发行部门的共同参与下,财政学类专业教材编写取得一些成绩,也出版了一批精品教材,但从总体来看,教材编写质量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受访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存在陈旧、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有10%的受访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错误较多,35%的受访教师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存在更新不及时、内容滞后、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等问题。同时,教材之间相互借鉴成为普遍现象,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教材的出现。
在现有教材中,有的一本教材涵盖两门以上课程,有的一门课程所需内容不能在同一本教材中充分反映,导致教材与课程难以一一对应,继而引发不同课程教材内容交叉重叠,甚者同一内容在三门以上的课程教材中都有所涉及。例如,《税务管理》《税务检查》《税务代理实务》教材存在不少内容重叠。另外,为了满足学生对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某些教材采用相关职业考试全国统编教材,如《税法》《税收相关法律》《税务代理实务》等教材。不言而喻,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教学计划混乱、教学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学生厌学现象。
4.教材缺乏质量跟踪评价与反馈机制
教材质量高低、能否使用需要相应的质量评价机制,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地方院校只是规定了教材选用程序和选用标准,而对于所使用的教材教学使用效果尚未建立相应后续跟踪评估机制,即使是使用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也是如此。在此次调查中,无论调查的对象是学生还是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即使是一些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也存在许多问题甚至是错误。而对于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理应及时反馈给出版社和教材编写者,但由于沟通渠道不畅或缺失,导致教材修订再版存在同样的问题和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
5.教材编写缺乏校际协作,影响教材在各院校的适应性,本科、研究生教材缺乏层次性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立项教材还是非立项教材,财政学类专业教材编写普遍缺乏校际协作,往往是单个院校根据自身教学需要组织本专业教师进行编写,即使是国家立项的教材,其他学校教师参与的比例也非常低,致使实际使用中难以达到普遍适用性。
调查结果还显示,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和使用中本科、研究生教材缺乏层次性,不仅体现在“财政学”课程上,还体现在“中国税制”“政府预算”“西方财政理论”“地方财政学”等多门课程上。一般是本科生有教材,到了研究生阶段,基本上就没有教材了,讲课内容往往以专题为主,教师可以临时发挥。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内容如何衔接,各自的范围、重点如何界定?目前比较模糊。
三、加强地方财经类院校财政学类专业教材建设的建议
根据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的要求,地方财经类高校财政学类专业应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其教材建设重点围绕应用能力展开,同时,注重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结合,坚持创新与汲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专业实际,引入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是必要的。具体建议如下。
1.尽快启动“财政学”大纲的编写
“财政学”课程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均定位为学科基础课,为保证教材质量,建议由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相应的师资力量编写教材。编写教材首先要有大纲,大纲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内容如何区分、定位,重点是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纲定位,界限要搞清楚;二是综合性大学、重点财经院校、地方一般财经院校的财政学大纲如何定位;三是财政学大纲包括哪些内容、结构体系如何确立需要集中讨论达成共识;四是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到底有哪些?到底怎样体现中国特色?如何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和政策如何区分?根据领导讲话内容观点编教材能否经受住历史检验、政策能否升格为理论?
调查问卷设计的“您认为地方财经类院校有必要联合编写《财政学》,统一使用吗”题项,高校教师认为“有必要”的占67.6%,“没必要”的占21.6%,“无所谓”的占10.8%。说明大部分高校教师还是认同《财政学》教材有必要联合编写的。
2.在科学确定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教材体系
在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下,规范教材体系,使各教材内容独特,既避免泛而不专、蜻蜓点水,又避免不同课程内容重复。以税收专业为例,如将“税收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完全归于“税收学”课程中,不要占用“中国税制”课程的教材内容。不仅如此,各教材内容之间还应该凸显相互之间的联系。例如,专业教材体系应该展现“税收学”“中国税制”“外国税制”“税务管理”“国际税收”“税务检查”等几门传统课程之间的“基础”与“拓展”关系。在这一关系指导下,对于重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并,最终形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清晰的教材体系。
3.构建多部门联合机制提升教材建设质量
一是全国财政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要尽可能地建立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机制,全面推动全国高校财政学科发展、教材建设、学生培养等重大改革和创新;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类教学研究会之类的团体组织可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组织相关教师和专家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很多教材的编写,还需要地方财政实际部门的参与,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把解决地方财政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财政学类专业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基点;三是全国各高校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要利用教学研讨会等各种机会,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联合编写教材,如《地方财政学》《国有资产管理学》等教材建设薄弱或者现有教材内容有较大缺陷的课程,还有一些实验课程等,需要高校之间联合攻关,加强横向合作,共同出版精品教材。
4.构建自编教材管理与质量评价跟踪机制,提高自编教材质量
鉴于目前财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自编比例较大的现状,有效提高自编教材质量,多出教材精品,是当前教材建设和使用的重点所在,可以通过构建内外部评价机制共同督促自编教材质量的提高。内部评价机制的重点可以放在自编教材的建设方面,主要包括:组织机构、编写条件、教材奖励、使用管理等方面,如可以规定各学院(部、中心)院长或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主任)负责本部门的教材编审;鼓励教师编写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鼓励教师(或与其他院校教师合作)参加国家、省级统编教材的申报与评选;坚持专家编书原则,对自编教材的参编者实行资格认定制度等,通过这些条件约束保障自编教材的建设质量。而外部评价机制可以由教指委组织,定期抽选高校财政学类专业的自编教材,每年选取不同的院校、不同的课程,由教指委组织专家对教材建设质量进行评价,对于不合格的教材要停止使用。
5.建立财政学类专业教材信息库
提高教材管理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是无的放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控制采购计划、财务、库存等管理平台和建立教材样本信息库,是提升教材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的教材选用要率先形成以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网络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等形式为载体的专业课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指导用书和配套习题等完整体系,从而改变以往教材选用形式单一和被动尴尬局面。在此基础上,应广泛收集教材出版动态和发行信息以及对己出版教材的评价信息。利用校园网络这个媒介,广泛开展教材评论研究,让学生对所开设课程选用的教材质量进行评分,及时反映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用真实的数据反映教材选用的质量,杜绝低分数的教材进入课堂,从而满足不同“教与学”模式的要求。
[责任编辑: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