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绿色GDP

2016-05-30 10:48李菲
商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核算绿色生态

李菲

犹记得,2012年5月宝钢湛江钢铁项目获批后,湛江市市长王中丙数次激动地亲吻项目批文。时光流转不过4年,当初人人追捧的“经济增长引擎”钢铁产能,却成为了各地政府谨慎对待的“灰色GDP”。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央调整结构、淘汰过剩产能的号召下,钢铁、化工、建材等落后产能和高耗能GDP辉煌不再,或搬迁,或转型,见证中国告别一个唯GDP化的时代。

时至今日,再不能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简单地视作“鱼与熊掌”,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亦可兼得。无论是创业创新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还是环境质量之于人的幸福指数的重要性,以绿色GDP为引导的发展理念,显然更契合当今中国对未来的期待与想象。

在“有限”中“有为”

据2013年发布的《2010年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部分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5389.5亿元,占GDP的比例为3.5%左右。和2004年相比,环境退化成本增长了200.7%,13.7%的环境退化成本增速甚至超过了10.4%GDP增速。此后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因为种种原因迟迟未发布。

但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如此。曾经有人计算过,中国的人均财富目前排名世界第104位,要实现全体国人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平,中国的资源总耗至少要扩大50倍。也就是说,如果继续不计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中国的资源环境恐怕将难以承受。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沃夫德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如果只有物质资本增加而环境资本在减少,总体资本就可能是零值甚至是负值,发展就是不可持续的。显然,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中国不可避免的一个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也导致许多地方简单地将发展成就与经济增速挂钩,唯GDP“论英雄”。但是,传统GDP核算体系,既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不能显现自然资源的耗减折旧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环境代价。

虽然近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不要简单以GDP比“高低”,但不少地方的实际情况却是:经济增速降下来,又怎么能体现发展成果?会不会影响执政能力的评定?在各种小算盘、小心思下,一些地方在转型发展中空喊口号、下“虚工夫”。

绿色GDP,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显然,倡导绿色GDP,让经济发展与“绿色”直接挂钩,才能从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根治这些问题。

当生态保护成果与GDP的排位挂钩,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选择,自然就不再是难题。尤其在新常态下,牵涉经济发展的许多基础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传统发展模式的增长活力衰减,自然生态资源承受能力越来越小。只有通过绿色GDP核算体系,让政绩考核披上绿装,向绿色化要生产力,才能蹬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同步实现的康庄大道。

绿色GDP,是对发展与生态关系的绝佳回答。探索“绿色化”GDP,做好制度建设、政策设计、试点实施等方面的工作,恰逢其时。

当然,要从根本上实现GDP的核算的“绿色化”,既需要加强技术攻关和数据核算工作,也要加快破解制约“绿色化”的体制机制阻碍。特别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之一。

做好“绿色”加减法

中国对绿色GDP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2年前。2004年,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绿色GDP核算研究,并在2006年公开发布了中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绿色GDP核算报告一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被专家称为绿色GDPl.O。北京大学教授、时任绿色GDP核算课题组专家雷明认为,2004年开启的绿色GDP研究,对我国环保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但受制于政绩观、技术关以及制度瓶颈等多种因素,这一项目一度搁浅,资源环境成本与治理最终也没能成为地方政府考核的约束性指标。然而日益严峻的现实一直在呼唤绿色GDP复出的脚步。

201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同时,各地的绿色GDP评价实践也在争议中前行。2011年,湖南省正式启动绿色GDP评价体系建设。2013年,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全面试行绿色GDP评价体系。2012年底,安徽省发布《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将16个市的生态竞争力综合指数与市长政绩直接挂钩……

2007年,《中国青年报》专门做过一个全国调查,96.4%公众认为我国有必要进行绿色GDP核算。于是,2015年,绿色GDP2.O研究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启动。

绿色GDP2.0研究自启动以来,进行了诸多创新。在内容上,增加以环境容量核算为基础的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圈定资源消耗高强度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重灾区,摸清“环境家底”。在技术上,克服前期数据薄弱问题,夯实核算的数据和技术基础,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污染源普查等多来源数据,构建支撑绿色GDP核算的大数据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GDP2.0有“减”,也有“加”。通过传统经济的绿色转型,“减”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损失的做法“一以贯之”。同时,也指向创新兴绿色、环保产业的创造,尤其是生产目前阶段紧缺的生态产品。

有些做法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绿色GDP正是如此。

向绿色发展上“下注”

经济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这条倒“U”形曲线揭示了一个规律:处在这条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则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曾经英国、美国、日本等国攀爬在库兹涅茨曲线那段陡峭的悬崖上,吸饱了雾霾。如今,它们爬过了那段危险的悬崖,过着“开宝马车,呼吸清洁空气”的日子。

今天,我们正处在当年欧美国家相似的处境。要攀过这段悬崖,绝非一蹴而就之事,这需要一个民族以持续的创新活力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一场关于绿色发展的竞争正在全球范围展开。美国出台《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实施绿色新政;日本制定“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把新型环保汽车、海洋风力发电等作为支柱产业;欧盟也发布“2020发展战略”,将绿色增长视作提高欧盟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在绿色发展上“下注”,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源泉,也将是实现中国式绿色GDP的保证。

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化”就是生产力。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并网风电、光伏装机容量都登上了全球第一的新高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也在渐渐提高企业效益。有报告显示,在我国高耗能工业部门,目前至少有数百项可用而未用的成熟能效技术,如果这些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到2020年可节约6亿多吨标煤。

同时,无论是传统产业的绿色“减法”,还是新兴绿色产业的“加法”,都催生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服务业。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也意味着节能服务产业将在“十三五”期间舞动绚烂的舟姿。此外,“绿色化”也为许多地区打开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绿色养老等产业窗口,靠“卖生态”获益。

新变化需要新思路,大时代呼唤大逻辑。社会的紧迫需求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阵痛交织在一起,呼唤国民经济的“绿色化”,而“绿色GDP”只是一个优雅的开始。在这条路上,我们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猜你喜欢
核算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