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洁
又到新年展望时,一张从2012年到2016年新年展望的标题对比图在网上风靡。在过往的媒体论调中,每一年似乎都是“最困难的一年”,这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攻坚心态已然成为常态。然而当我们认真回首时,也不得不认同,这些并不是博眼球的标题党,中国每一年都在负重前行。自2015年第三季度GDP增长首次“破7”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论断便不绝于耳。悲观者在说寒冬、说滑坡、说危机;乐观者在说改革、说转型、说机遇。事实上,这冰与火之歌交互而鸣,才是市场最真实的场景。而提供好的制造与服务,则是一个国家幸福的基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螺纹钢终于失守1700元。螺纹价格是前20年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主导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到今天终于彻底沦陷。从最高峰的5800元跌到现在的1700元,标志着旧经济已彻底进入寒冬。对于投资人来说,从5800元到1700元,又演绎了多少悲喜故事。不破不立,黎明快了……”这是2015年11月一位青岛企业家的微信感言。所对应的背景是,螺纹钢逐渐告别了过去十多年来,作为建筑用钢一路伴随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等演绎的辉煌。如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下游投资放缓,螺纹钢也逐步走下神坛。
钢铁市场转冷、强制淘汰落后产能、环保标准提高,众多小钢厂先后停产关门,以往的“热闹”开始失落。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8.06亿吨,而钢材需求在6.68亿吨,供需差额近1.5亿吨。关停潮或许会让国内钢铁产量短时内有所下降,但大型钢企的减产效果并不明显,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近两三年难以缓解,供需矛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
同样的,煤炭、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行业均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截至2015年12月初,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利润出现下降,部分企业沦为“僵尸企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曾经在中国GDP舞台上高歌猛进的勇士,并不是突然间遭遇到重创。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美国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强化,造成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股市、汇市出现大幅动荡,许多国家货币出现进一步贬值,外部需求明显不足,加大了中国出口的压力。
另一方面,过去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大都是靠高投入形成的资源推动型增长,缺乏创新,缺乏过硬国际竞争品牌,致使我国传统经济产业升级不够,产品换代缓慢,始终处于产品初加工的“世界工厂”地位,导致整个产业链处于低循环状态,产能过剩与产品低附加值并存。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传统产业不仅在去库存,而且在实实在在地去产能,出口、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地方政府举债发展经济等,这些过去传统的增长引擎开始熄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冰原的对岸,却以燎原姿态,燃起了星星之火。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双引擎”模式:一方面,改造升级传统引擎,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培育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我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还要低10个百分点,而城镇化则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改造传统引擎的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通过新型城镇化、“互联网+”等发展催生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前行。
双引擎的轰鸣声也给予了传统产业新动力。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迈入个位数低增长的“新常态”。但新能源汽车份额却高速增长。1-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81225辆,销售171145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2015年前三季度,虽然工业产出低于预期,但是我国高科技产业增加值达10.4%。大型核电设施迈出国门、中国造“动车组”欧洲开跑、国产大飞机C919组装下线……在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中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2000年的9.4%升至2014年的43.7%,位居亚洲第一。
同时,双引擎为GDP带来了新亮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正在加快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融合,催生出很多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15.4%;注册资本(金)1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4%。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创新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
在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介绍,全国各类众创空间已超过2300家,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培育上市和挂牌企业600多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80万人。2015年技术交易总额达到9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14.7%。
星星之火已起,燎原之势可期。
数字背后,是一门调控的艺术
过去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自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表明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更趋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1.4%,比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go-/o,比上半年提高2 2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4%,较上年同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 然而也有声音指出,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也好,产业洗牌也好,产业的基点都是制造业。从过去到未来,以制造业为首的第二产业仍然是强大经济的基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无可取代,没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服务业和金融业将崩溃。如此看来,产业调控之路并不是阶段性工程。
除产业之间冰火相见的现象外,全国的区域发展态势也发生了变化。中西部省份快于东部的幅度在收窄。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越是靠资源驱动、靠低人工成本驱动的省份,下行压力就会更大一些。东北、西北这些地方的资源消耗比较大,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会明显减弱。
然而,机遇总在转型中迸发。在31个省份交出的2015年前三季度GDP答卷中,重庆和贵州仍保持了GDP增速两位数以上。潘建成认为,这主要受益于结构变动带来的增长,特别是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这两个地方抓住了机遇,形成了较大的产业集群。
可以看出,不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区域发展,反映在GDP上是数字的增减,而深挖其背后尽是调控的艺术。李克强总理认为,不片面地追求高速度,紧绷的经济速度会得以舒缓,更可以腾出手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结构,促升级,向结构更高级、分工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就不会因为有所放绶而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过去的燎原之火能在今天遇冷,今日的辉煌也可能成为明天的冰原。我国30年来的宏观调控实践表明,政府干预只能像病人休克时使用的“复苏器”,而不能成为装在人身上的“起搏器”,更不能成为“人工心脏”。要将更多的舞台交给市场,欢迎新生且允许死亡。而政府的角色,就是发挥好市场的每一个音符的作用,让高音凸显、以低音缓和,用快板提速、以慢拍思考,才能演奏出一曲真正有生命力的中国经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