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视台发展现状调查报告(下)

2016-05-30 02:41陈波李静靳戈
教育传媒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发展现状

陈波?李静?靳戈

【内容摘要】为摸清会员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2014年-2015年,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会员单位高校电视台的问卷调查,本报告对此次调查的背景、情况做了详细描述,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为高校电视台的共同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本文为调查报告的下篇。

【关键词】高校电视台;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接上期)

(三)高校电视台的学生培养情况

大学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在调查中,所有高校电视台都直接或间接参与相关的教学实践工作,并且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视台专职教师有限,需要学生参与以便丰富节目形式;另一方面,学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和对影视制作有爱好的学生需要有相应的实践基地,学校电视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条件。

在41所院校中,有36所院校电视台设有学生记者团,占总数的87.8%。记者团人数大多在30-60人左右,也有一些学校超过100人。其中两所传媒院校人数最多,中国传媒大学记者团人数为1031人,浙江传媒学院有800人左右。

记者团学生参与的主要工作包括:播音主持、栏目创作、新闻采访、微电影创作、节目包装、会议及活动全程录制等。

学生电视业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入门培养一般通过开设课程和组织培训两种方式进行。通过调查,有七所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课程内容有电视新闻实务,摄像技术基础、后期编辑、媒介素养综合知识、影视艺术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大部分高校电视台为学生安排了短期培训,培训内容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拍摄实务、后期编辑、播音、主持、造型、影视赏析、微电影创作等,各院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培训内容,如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现场转播课程、浙江传媒学院开设了超高清电视制作技术课等内容(图9)。

各校在学生记者团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北京大学在培养主持播音和出镜记者方面有良好的传统;吉林大学电视台注重记者团的梯队建设;浙江大学电视台重视条件的配备;清华大学记者团加强与校内相关部门的合作,并充分借助校友等资源;大连理工大学记者团成员按职级制管理,节目实行栏目制管理;山东大学电视台组织学生参加业务培训,并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重大活动,锻炼能力;陕西师范大学电视台利用激励及奖惩机制激发学生活力,并致力于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电视台形成了实践育人的“5&1”学生能力提升模式——“1”指的是紧密围绕专业技能开展全面提升,而“5”则指组织策划能力、工作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全方位的训练与提升。

(四)高校电视台节目播出情况

播出渠道方面,上世纪90年代,高校电视台节目主要通过校园有线闭路电视播出。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高校电视台播出渠道正在扩展。根据调查结果,目前,高校电视台最主要的播出渠道是网络视频和有线电视,分别有37所和31所高校通过网络视频和有线电视播出。通过户外大屏及室内液晶屏播出节目的高校分别为12所和11所(图10)。此外,不少电视台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少数高校专门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通过移动终端播出视频。这些新媒体为校园电视节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还有些学校与当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合作,将本校的电视节目以不同方式嵌入到当地的有线电视频道中,以密码授权或点播的方式向社会提供。如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學、扬州大学等,大大拓宽了校园电视节目的受众面,增强了影响力。

高校电视台受众主要是本校师生,还包括家属区、校园周边有线电视用户等。据调查,高校电视台覆盖人数从2000-50000人不等,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覆盖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此外,校外媒体、毕业校友、退休教职工等也会通过电视台节目关注学校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校电视台的受众更加广泛。

校内学生观看校园电视节目主要通过网络、户外大屏及室内液晶屏。大部分学校户外大屏为1-2台,部分学校设3-4台,尺寸从6平米到60平米不等。室内液晶屏一般安置在宿舍楼及食堂,数量不等。

目前,网络也是校园播出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包括网络点播、網络电视台及IPTV等几种。其中有29所院校可进行网络点播,是最主要的网络视频形式;其次是网络电视台及IPTV,具体数据见图11。

高校电视节目有些是通过独立频道播出,有些是在其它频道插播,有些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播出方式播出。以独立频道播出的院校共27所,在其他频道插播的有9所,其中有5所院校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播出。

在播出时间上,全天播出的院校有9所。在固定时间播出的有32所,播出时段因校而异,有些是以一周为一周期,有些则是每天固定时段播出。

在线路运营和维护上,17所高校电视台负责学校的有线电视管理和维护,其余24所院校则由其他部门(如网络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等)或校外单位(地方有线网等)承担。

三、问题与困难

高校电视台从诞生至今,在技术力量和节目制作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与其他电视台相比,高校电视台仍显得节目质量不高、传播力较弱、影响力较小,很难满足广大受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未能充分发挥高校电视台应有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作用。从此次调查看来,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定位不清晰、主体业务不突出

由于高校电视台功能的多元化,造成高校电视台的日常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头绪很多,而这些工作对于高校来说往往都是重要工作,不能偏废,更无法取舍。因此,高校电视台的工作常常处在应付的状态,主体业务不突出,自主性工作、有特色的工作很难开展。

(二)物质保障缺乏、设备设施不足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但由于高校在过去的建设欠账较多,这些投入大多使用在了学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方面,用于管理服务的不多,用于校园媒体条件改善的更少。而电视设备相对来说,价格高、维护贵,运行成本也较高,加上有些高校存在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实质性物质保障等,因此,高校电视台的建设投入不足是一个常态现象。

(三)技术力量薄弱、业务能力不强

就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来看,高校电视台也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专业电视台的。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校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由原电教中心的技术人员及宣传部的人员组成,有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专业教育背景的不多。虽然近年来不少高校电视台引进了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有些高校还存在对电视媒体运行规律的认识不足、管理规章制度滞后等问题,电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

(四)播出渠道单一、受众数量较少

高校电视台的有效播出以闭路电视为主,有的还因为校园有线电视转播频道的限制,没有自己的频道,只能占用别的电视频道播出。伴随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师生们能够收到的电视节目频道越来越多,校园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萎缩,收视率不容乐观。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作为校园传统媒体的高校电视台也受到了影响,使得原本播出渠道单一的校园电视台雪上加霜,节目覆盖率、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下降。

四、建议与总结

在调查中,虽然发现高校电视台在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也要看到,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持续加强、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高校电视台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为更好地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建议高校电视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作水平向“外”看齐

高校电视台既是学校的内设部门,又是具有节目制作能力的电视制作机构,要发挥高校电视台在高校内部的作用,首先要提升其自身的实力。在国家对教育投入持续增加,高校电视台物质条件逐渐改善的有利条件下,在电视节目高清化的浪潮中,高校电视台要利用“船小好掉头”的灵活优势和电视专业设备“门槛”日益降低的契机,积极探索适合高校电视节目制作的工作机制和体制,推动设备设施升级、人员专业素质升级。要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优势、丰富电视节目形态、提升电视节目质量,不断向“外”看齐,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二)播出渠道向“网” 拓展

目前,各级电视台纷纷将自制节目、自办栏目“上网”,利用互联网可点播、可回看、可反馈、可分享的特点,打破播出时空的限制,实现反复播出。在调查中,许多高校电视台目前仅能在学校内部入网,影响力有限,不足以激励制作团队、发挥资源优势。目前,一些高校电视台开始全面接入互联网,通过在视频网站开设主页、设立微信公众账号、手机客户端等方式走出校门,还有的学校开始建立校园户外屏幕终端网络和系统。但总体说来,高校电视台网络化的步伐还是不能满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应借助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契机,加强与学校网络建设管理部门以及校外相关企业的合作,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更快一些。

(三)机构功能向“內”延伸

在承认高校电视台媒体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高校电视台作为学校内设机构的角色定位。大学的核心使命是教书育人,高校电视台应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提供服务,这是高校电视台区别于其他电视台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从调查的情况看,不少高校已经将电视台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向学生提供电视制作实践指导和器材支持;有的高校电视台,如北京师范大学电视台,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的制作之中;还有的高校,如两所专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电视台,作为教学机构,开设了若干相关课程。高校電视台应努力将自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安排中,并参照教学人员的标准对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估,以便解决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电视台的投入不足、人员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

(四)节目制作向“合”发展

就单个的高校电视台来说,在技术力量和制作水平方面,很难与社会制作机构抗衡。有鉴于此,不少高校教师建议,高校电视台可以统一组织和协调,建构一个节目联合制作共同体。这一建议得到了高视会成员的一致赞同。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的领导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指导下,高视会开展了相关尝试。201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和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牵头,高视会近20家成员单位第一次合作,共同制作了“在党旗下”系列专题片,将各校的先进党员个人和群体按统一要求汇集在一起,在各高校电视台同步播出。同时,该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2015年,高视会又启动了“中国高校延时摄影宣传片”和“中国高校航拍宣传片”项目,得到了成员高校的积极响应和积极参与。

事实证明,高校电视台走联合制作的道路,行得通、效率高、效果好,有助于各高校深入交流、强化合作、协同提高业务水平,是中国高校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共赢之路。

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电视台已初具规模,虽然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各地区高校之间的发展也呈现出不甚均衡、不甚协调的局面,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电视台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高校电视台要扬长避短,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探索适合高校电视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续完)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发展现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